[宋] 郭印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
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
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
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春日云溪即事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 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 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 桃花浪起长江急,牢堤筑倩人。
云溪在深山密林之中,诗人在这春色无边的境地里,逍遥自得,流连忘返。杖藜随处赏玩,或以麈尾扇拂蝶花,或以拄杖头拾坠蕊。这里的“一筇一麈”即是诗人悠闲自在的写照。
诗人说:“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莺啼花开,春光明媚,诗人流连于此,不觉时光飞逝,在诗人看来,“电露光阴”是转瞬即逝的,而他在这“莺花世界”中尽情玩赏,须“莫负春光,莫负己身”。诗人并不把这有限的光阴推度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使他的心灵达到至高的自由境界。
第三联诗人将笔锋一转,对现实世界作了冷眼旁观的描绘。“蚁战蜗争”比喻人事的明争暗斗,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诗人对这种腐朽肮脏的现实深表厌恶,他只是从这里稍稍侧目,稍纵即逝地关注一下世间纷争的丑态。然后他又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鱼浮鸟戏自相亲”,自得其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闲适超逸的心境和俯仰天地的英雄气概。
尾联诗人从上文的遐想中拉回现实,表达了深广的忧愤之情。“桃花浪起长江急”,句中的“桃花浪”指的是春汛。江水急,暗喻人心的躁动,纷乱的情思。“急”字还道出了自然现象运转的节奏:春水滚滚,象征时序飞逝;长江浩荡,隐喻人生易老。因此,“急”字不仅包涵着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慰藉的喜悦心情,还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牢堤筑倩人”,在这里诗人借用李白“一醉累月,使海内平风浪”诗意(《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表现了他对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厌恶之情,同时寄寓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然而这种情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空穴来风,它是诗人经过长期观察、思考而产生的对国事的忧患意识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全诗用笔自然流畅,风格恬淡清雅,读后令人有淡然若忘、心旷神怡之感。诗人的这种诗风也许正是“任真”这一精神境界的自然流露。这首诗感情超脱,人生哲理表现得深婉含蓄,耐人寻味。这样的诗作符合艺术上崇高、美好、严格的审美要求。这也正是这首诗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译文】
作者在树林中休息,已经有两个春天过去了(这里表示岁月飞逝),一只手杖一只拂尘跟着天真烂漫自然而然心情悠闲自得若有所思般的。陆地(莺花)充满了生存的幸福时间不断更没有停留很长时间.生动的气象教趋紧而慌恐热未必良下的沙滩.鱼儿浮上水面鸟儿游戏水边自成一体.不日就是桃花浪了,江水滚滚.长江大河急,人生易老.赶紧修筑堤坝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云溪即兴事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他在闲适中求得慰藉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恬淡清雅,读后令人有淡然若忘,心旷神怡之感.诗中“林壑栖迟两见春”等诗句,流露出诗人对岁月飞逝,年华易老的淡淡哀思;“桃花浪起长江急”等诗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厌恶之情,同时寄寓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