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刘文饶题绝尘亭》宋郭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郭印

《次韵刘文饶题绝尘亭》原文

江白风情古寺虚,客来萧散与何殊。

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

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

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江边的一片古寺中,诗人刘文饶建造了一座绝尘亭,诗人郭印应邀题诗。诗中描绘了绝尘亭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古寺的敬仰之情。

首联“江白风情古寺虚,客来萧散与何殊。”描绘了古寺的宁静和江边的风情。江水清澈,风情古朴,诗人来到这里,感觉如同来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他觉得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客来萧散,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仿佛这里是他的心灵避风港。

颔联“水涵疏树千寻净,尘到幽亭一点无。”描绘了绝尘亭周围的景色。水面上倒映着疏疏的树木,它们在水中静静地生长,显得那么宁静而美丽。而幽亭则坐落在江边,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与世隔绝。在这里,尘世的一切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这里是一片净土。

颈联“天际昏烟迷小艇,林端落日射浮图。”描绘了天边的景象。天际昏暗,云烟缭绕,小艇在其中若隐若现。林端则是树木的顶端,落日照射下来,把树木映照得更加美丽。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

尾联“欲添楚屿深秋意,好向沙洲养橘奴。”诗人通过表达他对古楚地区的深情厚意和对收养的橘子之家的怀念。这是诗人在此处的美好体验与生活感慨的真实表达,这为绝尘亭的氛围注入了深情与深厚的韵味。

在诗人的眼中,这座亭子坐落在静谧的水岸上,虽然并非烟雨江南的秀美之地,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它见证了古寺的静谧和江边的风情,也见证了诗人的到来和离去。而诗人也以诗的形式将这份美好留在了这里,让后人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和美好。

现代译文: 江水清澈,古寺静谧,客人们来此闲适游玩,与古寺之景融为一体。亭子周围水波澄澈,无一丝尘世之扰。亭子坐落在江边,周围的树木倒映水中,宁静而美丽。天边云烟缭绕,小艇在其中若隐若现;林端落日照射下来,景色更加美丽。我想描绘楚地的深秋美景,向沙洲上的橘子之家表达我的怀念之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