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郭印
怪来齿发日凋疏,坐阅春秋六十馀。
鬓雪难消休把镜,眼花易发废观书。
身边赖有三田实,世上须知一梦虚。
只办此心赢造化,浮沤起灭不关渠。
老境
郭印
怪来齿发日凋疏,坐阅春秋六十余。
鬓雪难消休把镜,眼花易发废观书。
身边赖有三田实,世上学知一梦虚。
只办此心赢造化,浮沤起灭不关渠。
诗的首联“怪来齿发日凋疏,坐阅春秋六十余”,是说人到老年,齿发凋疏,这是自然规律,不能怪异。诗人回顾自己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岁月。用“怪来”一词,表明不是老的自然进程,而事出意外。这一联是平淡质朴的叙述,写出了老至之后,不以形老为悲的心态。次联紧承上句,抒发了衰老不堪的痛苦之情。“鬓雪难消”和“眼花易发”是两个最能表现老境的典型特征。此二句将具体感受与读书、赏镜巧妙地融合为一,并以辛酸之笔带出沉郁悲慨的情致,叹息衰老之年美事不再的悲观,展现了诗人的风神。三四联思绪的转变写得更平实。“身边”一联意思是即使人已衰老了,但在身边自有人养尊处优;但是能够葆有颗年轻充满朝气的心是晚年生活中不可缺一的“身外”一联“三田实”,写出只有在返观内照明洁清静的心态不可缺少的意思,结尾应有意唱叹之笔而再说现在有种放下红尘不让是非争斗的态度就是要去超越因果正显示出他对个体命运的通透洞察表现愤激之情返朴归真这些包含人生的最高宗旨的生活哲理一般的议论有助于情境的深化颇耐人寻味
诗歌通过对老年时身体的衰残以及如何去适应老境的叙述与议论表达了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观念和虚伪功名的鄙视也包含对自身老之将至的忧虑和对激扬奋发精神的追慕因此我们品味的时候须感受到诗人与客观环境的对立统一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悟出许多生活道理在诗艺上则属中上之作。
这首诗表现了郭印晚年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即以平淡自然之笔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闲适恬淡的情致而不刻意雕琢而意趣盎然。此诗语言平易近人明白如话不避用典却不见用典痕迹作笔使畅意气风发没有丝毫扭捏之感它又是如此淳真朴素不事藻绘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似信手拈来却又深得唐人之神韵所以明爽清新的诗歌风格当中透露出郭印涵养醇熟老到的诗坛高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