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蚊二首其一》宋蒲寿宬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蒲寿宬

《蚊二首其一》原文

白日沿沟渠,中宵隐堂奥。

独处招燎烟,几人有良帱。

眶睫知若何,口觜有计暴。

现代文赏析、翻译

蚊二首其一

蒲寿宬

白日沿沟渠,中宵隐堂奥。 独处招燎烟,几人有良帱。 眼睫不知何,口觜有计暴。 安得如云梦,无蚊长夜饱。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晚被蚊虫侵扰的苦恼。 “白日沿沟渠”,作者早早躺下来休息,希望能够避暑,但是却没有想到半夜蚊虫扰得人不能入睡。因为房间地势低洼,周围是空的,连蜘蛛也没有造窝前来定居。猛然间由平静之中想起好像是什么虫子在一亮一亮的响动。隔墙掏领的时候是恶鬼临头飞走了,定睛一看,原来又是那班蚊虫在吮血。

“独处招燎烟”,诗人一个人在屋里休息,半夜里蚊虫不断叮咬骚扰,令人十分烦恼。“几人有良帱”,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社会上有多少贫民百姓,他们能有好的蚊帐来避蚊虫叮咬呢?“几时有”又使诗人表现出人生之艰难!尤其末二句:“眼睫不知何,口觜有计暴”尤其生动。“眼睫”对人的渺小和“蚊嘴”的渺小都有鲜明的写照。作到这里则明的是比喻实,暗的是寄托和发愤自勉了。“眶睫知若何”,说的何尝不是众生的希望呢? “口觜有计暴”正是自己奋斗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又写出自己的宏大志愿和不平则鸣的愤慨!

现代文译文:

太阳沿着沟渠落下,夜里蚊子隐藏在屋中。 我一个人在屋里招来燎烟,几乎每个人都能用好的蚊帐。 睫毛之距能做多少事呢?而蚊嘴却暗藏毒计会暴起伤人。 但愿我能像云梦一样,长夜之中使无蚊来饱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