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子翚
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
爱慕洗余习,清虚乐孤游。
亭亭隐仙岩,迎人入双眸。
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
佳树残照满,高穹乱云流。
乍参樵牧群,辞气不婉柔。
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
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
归田
宋 刘子翚
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
爱慕洗余习,清虚乐孤游。
何处仙岩幽,云扃响相酬。
斯人谢尘客,环堵一巢幽。
大朴已还淳,空山无世忧。
余习:指各种嗜欲、杂念。
这首《归田》诗作于诗人辞官归隐之后,仍念念不忘曾任职时的遭遇。整首诗就是诗人摒弃掉纷乱的尘俗杂念后的清雅俊逸的自述心曲。宋代的范浚在其《安林郑先生(不极)文集序》中写有这样的话:“顾龙图嵩为之序(子翚集)云:‘尽汰去少年之俗垢,向大本达道之地矣。’”可见子翚在官时,确有不同流俗之处,辞官后,他更是洗尽俗习,乐享清虚孤游的生活了。
首联“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直抒胸臆。“声色”即指美声、艳色,即物欲的诱惑。“轩裳”指官位爵禄,即功名利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物欲的鄙弃。一“有阱”一“为囚”,比喻贴切新颖,说明诗人对官场的认识已达到相当深刻的境界。
颔联“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决心和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冥行”即迷途、不知方向,这里也暗喻官场。“返吾辀”即返回自己的车辕,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今将返吾辀”表达的是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态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写自己抛弃繁忙的官务后观赏乡村田野秀美的景色和生活时的心绪。“洗余习”,“洗”这里是荡涤之意;“余习”,即自己任职期内留下的种种念头或俗事。《礼记•中庸》中有:“舜好问以得好学不疑……回也其庶乎?可谓好问已矣。”“爱慕洗余习”表达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清虚乐孤游”是全诗的诗眼,它表达的是辞官后置身于大自然中放任自适的愉悦心境。“清虚”即清静虚无,“乐孤游”即自得其乐的意思。诗人独处大自然中,观赏着黄灿灿的稻田、碧绿的溪水、夹岸的绿树、蓝天白云,聆听着山岩上传来的阵阵松涛声,真是乐趣横生!这里写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心向神往之情,也表现出诗人与尘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情趣。这一联直接抒发了弃官后的快乐心情,表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志向。这一联营造的是物我同情的意境。即表面上写的是弃官后的喜悦心情和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实际上是写人世间那种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了煎熬。正因为如此,弃官返辀才是如此地愉悦!
尾联“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写的是诗人全然超脱世俗怀抱得以遂全的欣慰心情。“曩志”即过去的志向或愿望。这一联写的是弃官后的生活使自己遂全了自己过去的心愿或愿望,而且深信今后的日子不再去冒杀身之祸也不会与那四境起徭役的人们谋面了(因为在宋时常出现弃农从政被诛的危险)。自然是理解到陶渊明的安贫乐贱之心所发;称得上矢志不渝的态度啊!以此因“暝运其长荣”才可不负(过去走入仕途的情志和夙愿可以遂偿了)啊!在这饱含热情赞美的曲笔之下似乎正露出一个人主观的努力在丑恶的世间是不堪一击和轻重的悲剧抗争则有所不同(失落的随自心底叹惋不就大吉了嘛)。所以诗人在这里又发出激昂不平之声:如果自己能够得以保全这个超脱世俗怀抱的怀抱的话,那么过去的愿望和志向就不必去实现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辞官后对过去的反思和对自己立身原则的坚定性。整首诗通过弃官后的愉悦心情和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弃官归隐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