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咏史诗·郴县》唐胡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胡曾

《咏史诗·郴县》原文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咏史诗·郴县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胡曾这首咏史诗就郴县楚霸王庙遗迹发端,对项羽废立义帝,后又暗杀义帝的行径表示了深深的谴责。

“义帝南迁路入郴”,是指当年楚义帝客死于郴县的经过。“路入”意为按照礼制入墓地归葬。“国亡身死乱山深”,是在上述叙事之后对事件的剖析。邦国亡后,本是叛臣,若是遇清圣明之朝也不可全身得寿;江洋落魄之人也还可苟延残喘;偏偏项羽身为上将军,又是诸侯上宾,却把义帝逼得远徙郴县,自取杀身之祸。然后项羽又下令将义帝杀死在“乱山深”。这里用“乱山深”三字来形容当时杀身之地和杀害方式是很到位的。中国的帝都周围众峰罗列、岗峦叠起、绵延起伏地远去。山下沟壑纵横,如江水注泻;沼泽茫茫无际,如同那空山散云一般汹涌;腥血如绘;挥洒大地——俨然是人世间活生生的杀戮景象。“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一句更是如此。“不知”一句将义帝入墓地而遗恨亡国的深层蕴涵明白揭示出来了。“西陵”指义帝埋葬处。似乎当时就有了对项羽残暴行径的谴责和为义帝悲歌的诗句了。然而历史的天空自有公论:楚汉相争最终是以霸王别姬而自刎谢罪的悲惨结局收尾。

此诗以古为鉴,警示后人。通过对“楚立义帝本意在兼并各路诸侯”、“诸侯起叛夺义令众心摇摆、嫡臣负屈护邪谋情焰之难以止息”,虽聚其可纠属人员脱难隐伏之余伏犯事胡曾更是提醒警示后世历史人物的警觉和警惕——这一秦朝以后乱世风云的生动概括,使得诗旨彰明较著了。

此诗的体裁很有特点:胡曾并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一般性的评述议论,而是借事讽喻、托古讽今,从细节着笔、将时空交错起来作叙述、描写和刻画。这样写的好处是既可使诗歌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能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形象感,还能使诗歌具有现实的警策性。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