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胡曾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咏史诗·渭滨》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渭河流域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了他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感慨。
“岸草青青渭水流”描绘了一幅春日渭河两岸生机勃勃的画面。河水静静流淌,河岸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映衬出环境的静谧与优美。这个描绘为后面的情节提供了背景,同时也渲染了诗的氛围,使之更具诗情画意。
“子牙曾此独垂钓”指的是古代著名谋士、军事家姜子牙曾在渭河边垂钓的情景。在这里,胡曾以姜子牙的例子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兴衰。姜子牙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智慧和谋略为后世所称颂。然而,他曾经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渭河边垂钓的场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是诗的点睛之笔。在这里,胡曾借用姜子牙未遇明主的典故,感叹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逐渐衰老、事业成败难以预料的无奈和感伤。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老年人在斜阳下的感慨,体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渭河流域的自然风光,通过历史典故表现了人物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深思考。
现代文译文如下:
渭河岸边,青草繁茂,河水悠悠流淌。当年姜子牙在此独坐垂钓,他的智慧和谋略却未能遇到明主施展。倘若早些时候就有明君赏识他,也许就不会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叹息白发苍苍了。这不禁让人思考,英雄终将老去,历史的潮流中总有无数人物浮沉,这是时光的无情流逝,也是生命无常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