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咏史诗·易水》唐胡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胡曾

《咏史诗·易水》原文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创赏析: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勇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当他踏上易水那一刻,他是否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当易水之水滔滔东流,那份悲壮的感情仍然涌动。这是我根据唐代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易水》所写的赏析。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这是一首让人悲痛、激昂、充满期盼的诗,从它背后透露出对荆轲无尽的怀念与感慨。那是一幅冷峻而又感人的画面:一旦秦国的强盛如同马角的生长般无可阻挡,燕丹只好带领着他的国家走向北方的命运,为了挽救国家,他选择了送别荆轲,寄托了燕丹对国家、对历史的深深哀痛。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这里,诗人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情感,通过描述易水之水的声势,让读者感受到荆轲刺秦王的悲壮和无奈。行人欲识无穷恨,无需远行易水之滨,只需静听那东流的河水声,就能感受到那份无尽的遗憾和哀伤。

现代文译文:

在历史的尘埃中,英勇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至今。当秦皇的铁骑如马角般生长时,燕丹不得不带领国家向北迁移。为了挽救国家,他选择了告别英勇的荆轲,他们的分别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如今,若你想了解那段无尽遗憾的情感,无需亲自去易水之滨聆听东流的河水声,只需闭上双眼,让心潮起伏,就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哀痛和悲壮。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是对英勇的荆轲和燕丹深深的敬仰和怀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