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崔司业挽歌二首》唐张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张说

《崔司业挽歌二首》原文

海岱英灵气,胶庠礼乐资。

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从今好文主,遗恨不同时。

象设存华馆,威仪下墓田。

凤池伤旧草,麟史泣遗编。

帷盖墟烟没,干旌陇日悬。

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唐代诗人张说的《崔司业挽歌二首》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诗中描述了崔司业这位杰出的人才,他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与生俱来的才华和品格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开篇便以“海岱英灵气”来赞美崔司业出身于山东大族,是天才英秀之人物。这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赞颂崔司业不仅天资聪颖,还饱学礼乐。紧接着“胶庠礼乐资”又表明他备受师长的器重和培养。胶庠,指学校。这里是说崔司业得到了师长的悉心教导,学到了天下最优秀的礼乐文化。

接下来,“风流满天下,人物擅京师”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崔司业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他不仅在天下享有盛名,而且也以卓越的才华和风度在京城独领风骚。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崔司业的才华和风度,也表达了诗人对崔司业的敬仰之情。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这两句描绘了崔司业才华横溢,能够吟咏汉代辞赋大家扬雄的作品,作成脍炙人口的诗歌,与当时的大诗人大书家齐名。这些表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对诗词艺术的独特理解。

然而,“遗恨不同时”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对生者的遗憾。诗人感叹逝者如果在生时能够遇到一个重视文化、鼓励文人的时代,那么他的才华和成就将会更大。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对逝者的惋惜之情。

在诗的结尾部分,“古来埋玉树,流恨满山川”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惋惜之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者的警示和劝诫之意。逝者如玉树般高贵,却不能与世人共赏其美,只能埋于地下,让后人惋惜不已。这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珍视人才,不要让像崔司业这样的人才埋没于世。

总的来说,《崔司业挽歌二首》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对生者提出了警示和劝诫之意。诗人的文字质朴真挚,感人至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