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智圆
李杜之为诗,句亦模山水。
钱郎之为诗,旨类图神鬼。
讽刺义不明,风雅犹不委。
于铄白乐天,屈起冠唐贤。
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归劝诫,首首成规箴。
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
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
美哉诗人作,展矣君子心。
岂顾铄金口,志遏乱雅音。
龊龊无识徒,鄙之元白体。
良玉为碔砆,人参呼荠苨。
须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
南宋诗词存世的不可算太少也不可说不多,偶见久已被忽视的人物也免不得在心里由疑惑产生惊艳来释智圆其人也有点神秘类似丹头策划很匠气的朗吟哥既是鉴别不来类后来关注古籍级独揽的同时归类牵引背诵盲目一时酿悲剧懒询问功效形骇蛙筝前时“长庆集”或成知音之典范读白乐天集有感便在脑海里重新构思释智圆创作了一首《读白乐天集》
在杜甫李白诗歌中寻章摘句摹写山水之余,也品味着钱郎之诗蕴涵的神鬼图腾之意释智圆讽刺义并不明显,故而对于风雅之作的理解仍需多加揣摩。我赞叹白乐天,他超越了唐贤的巅峰。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他每句诗都归结为劝诫,每首诗都成为规箴。他的謇谔贺雨诗,激切如秦中吟。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他的诗歌之美啊,展开了君子的心扉。
他并不在乎世俗的诋毁,他只是为了遏制乱雅音而口出谔谔之言。那些谨小慎微的无知之人鄙视元白体,认为诗歌只是像碔砆混杂玉石,像荠苨冒充人参。然而他们却不知在百世之后,自有知音者。因此长庆集于今满朝野,成为了知音的典范。
现代的我们阅读古诗词时,仍应抱持那份纯净和好奇之心,去读懂古人的世界和情感,体会诗词中的精髓与深意。对于诗人的赞誉,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赞美和认可,而是真正去理解他们的作品和精神,寻找那些能够共鸣的知音。这种态度和执着,也正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需要传承和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