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牧丹》宋释智圆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智圆

《牧丹》原文

栽培宁暇问耕桑,红白相鲜映画堂。

泪湿浓妆含晓露,火燔寒玉照斜阳。

黄金剩买心无厌,绮席闲观兴更狂。

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代诗人释智圆的《牧丹》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花卉诗。通过诗人细腻的描绘和表达,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悟和珍惜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以及对诗中表达的主题思想的解读:

诗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种富有田园风情的生活画面。虽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种花以怡情养性,此乃极奢侈之事也,但却体现出了悠闲、清雅的生活格调。“栽培宁暇问耕桑”说明诗人珍惜每一个生活细节,即使是种花这样的小事也要用心去完成。而鲜艳的牧丹在画堂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更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泪湿浓妆含晓露,火燔寒玉照斜阳。”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牡丹比拟为含泪的美人,在晨露中显得更加娇艳;又将牡丹的花瓣比作寒玉,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光芒。这种比喻既表现了牡丹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黄金剩买心无厌,绮席闲观兴更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诗人用黄金比喻对生活的热爱,用绮席比喻生活的舒适,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尽追求和享受。同时,“闲观”一词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即生活不仅仅是忙碌的奔波,更应该是享受和欣赏。

最后,“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这两句是对生活的深深思考。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花朵的凋零,但同时也认识到生命的荣盛和美好是短暂的,也是值得珍惜的。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牧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珍惜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生活的美好和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启示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享受每一个当下。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情感和意象,同时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

栽培花草何须问耕田与桑, 红白相间的牧丹闪耀画堂。 晨露打湿的花瓣泪光闪烁, 火焚寒玉般的花朵映照斜阳。

心中的热爱如黄金般无止无休, 舒适的席位上观花兴头更狂。 谁在风前悟及花落的悲哀? 百年的荣盛如梦似幻非长久。

这首译文中,我试图传达出诗中那种对生活的热爱、珍惜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也尽量保持了现代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希望这个译文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