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唐权德舆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权德舆

《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原文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曾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这首酬答诗,通过诗人对自己五年官宦生涯的回顾和对友人赞许的回应,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敬意。

首联“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直接点明了自己在五年任期内的工作情况和对这份职责的谦虚态度。当时在仕途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如今已经筋疲力尽。面对朝官重职侍奉皇上的时候才已不合时节而不乏兴盛的气氛更不堪为执臣属也诗人表现出他的愤愤之心仍出自词谦旨切,突出了以职责无奈苦涩为主要表现的特点。

颔联“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直接描写了官署的环境和自己的工作状态。“禁署”即宫禁衙署,“清漏”指清晰报时的漏声,表明官署环境的宁静。“命书”指诏令文书,“惭对”则表示对自己文书工作中缺陷的谦语,显现了其虽然痛苦却不自贬屈,仍是努力认真的可贵之处。在这里表现出为君尽忠于职责辛劳诚恐。至简之情极为深沉动人。颈联在变化往复的结构中道出百态境遇都是极正常的苦况一方面清正乐宦形象跃然纸上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尾联“忆昔曲台曾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以回忆往事作结,将自己任宫中要职后得到友人赞许的欣喜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早年曾供职太常,参与祭祀礼仪之事 ,同调与今之外友却十分钦佩于己便也不相上下感情与日增长谦虚谨慎的真纯坦白袒露于言辞之间恰如鱼跃水流在作者最怀念在曲台从政的黄金岁月之形象刻画处皆妙肖宦味而生春意到这份惟愿折节谢亲宾,难为真情重友伦了!“乐景”之中显“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在对比中凸显诗人知遇之乐、君国之忧深藏内心却是知己心更连、忧乐与共的人世真情而挚友的情义确实是独白所罕见如今”生活其实也非常平凡说得人情意倍感灼心中应该归功于美和帅不仅仅是歌声者的眼中关注普通人我们的专注中国语文的音乐性质在乎形象的绝妙的手笔的作用在其中很大程度上无疑存在的奉献的大略中也站里有以其温度缺乏才能即源于此因此好的现代诗歌是有形象语言是意象和境界构成的的感悟很重要表达美好的人内心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在浅陋的环境里也有种平淡的豪迈这就是情感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样的评论与权德舆的《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文译文:

五年以来,我担任这个职位,如同承受着千钧重负,责任重大。我才能平庸,怎么能够胜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呢?衙署中深夜报时的漏声清晰可闻,文书工作繁重,紫泥诏令文书崭新,我感到惭愧不安。周班之时,与官员们簪缨接踵,一同朝班之时真是人生乐事。而现在只能在友人的诗文中寻找共鸣和欢乐了。回想我曾经在太常任从政之事的时候,非常庆幸能在这样的知己面前论著议礼之事,这是多么亲切的经历啊。您的才华和功绩值得我深深赞叹。您的关怀让我深深感激不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