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一》原文

野鸟呼风金粟堆,曲江宫殿委荒苔。

是非谁办笔褒贬,鸿燕屡惊春去来。

偃月人今奸骨配,浣花翁未醉眉开。

吟君诗罢登山崦,立尽余阳尚懒回。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一篇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诗中描绘了金粟堆的野鸟在风中鸣叫,曲江宫殿已荒芜长满了青苔。诗人站在这里,不禁想起了那些过去的是是非非和人情世故,感到疲惫和无奈。

金粟堆,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地方,是昔日繁华的象征。如今只有野鸟在呼风鸣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曲江宫殿则是更替朝代的象征,经历了多少年的沧桑,如今只剩下了荒芜和青苔。这种历史沧桑的感怀,让诗人感到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诗中的“是非谁办笔褒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是非功过的无奈和无能为力。在诗人看来,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而人又是会犯错误的,所以谁又能真正做到公正无私地褒贬历史呢?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警醒。

诗中的“鸿燕屡惊春去来”,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叹。鸿燕在春天来去,表现出生命的力量和坚韧,但它们也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受到惊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在诗句“吟君诗罢登山崦”中赞美了方去言的诗歌。他在登山时想到对方的诗歌,感受到对方的人品和才华,对对方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种高度赞赏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现代译文上,我理解为这是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感谢之情,因为即使生活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往日的记忆仍然深深地留在诗人的心中。他感谢对方用诗歌唤醒了他的记忆,让他重新感受到了过去的岁月。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