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得存心书诉贫》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得存心书诉贫》原文

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

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

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

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得存心书诉贫

宋 方回

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 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 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 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

这首诗是方回晚年客居他乡时写的一首诉贫诗。方回在诗中表现了一个年老寄居他乡的诗人,在贫困中仍然保持“图全”之志,不以穷困为叹,自嘲自解,老而弥坚,缺乏变化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得非常好。“客久”处思乡是理所当然;“懒”“差觉”“云台少冯衍”,完全是理学话,亦有强烈的历史证明的味道在其中;生活自励的语言极具智慧色彩;“图全”,处处带批斗口气却实际诚实 。

方回是一个诗人,但此诗“图全”二句直可移用于大政方针决策之谋划,具有极大的方法论意义。就宋诗而言,方回在诗中熔裁经史子集,此诗即带有很重的理趣和机趣。“图全”二句强调穷则思变之意,“懒能”二句突显修身养性之道,“未必”二句是讲失败之后并非都是彻底的失败,对于成败得失要有恰当的认识和自励。可以说此诗经史融合、熔经铸史、引古鉴今的特色已见端倪。此诗具有意境恢弘的倾向与充盈博大的气息实远远超出早它世纪同时稍后及后来的贾岛(诗疯)、齐已等的处境的原因即是年代和社会经济实力注定的嘛 。是以泰似倾向治国致事的实际容量体现的力量见著它为大意象诗意趣强烈得世为大人富杰之光有益于世道之诗。

现代文译文:我深知自己肩负重任,所以即使面临困难重重,也必须坚持下去。我从未因为贫穷而叹息,反而觉得这是自己应该承受的。我懒散的性格只求填饱肚子,却觉得对不起孩子们。客居他乡时间久了,心中充满了怨言。岁月不饶人,我已经老了,不再轻易改变主意了。我常常想起云台中的冯衍,虽然他不是英雄人物,但他的人格魅力依然存在。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