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方回
客里花都尽,初闻晓树莺。
莺声虽已老,毕竟是莺声。
四月一日,早晨闻莺
宋代 方回
客里花都尽,初闻晓树莺。
莺声虽已老,毕竟是莺声。
译文:
在旅居的岁月里,花儿都已凋谢,初听见枝头的黄莺鸣唱。黄莺的叫声虽然已经显得有些衰老,但是毕竟还是黄莺自己的声音。
注释:
客里:旅居客地。花都尽:花儿都已凋谢。晓树:早晨的树上。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小诗。诗人把季节、环境、声音乃至情感一一交待清楚,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客里花都尽”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季节。“客里”说明诗人是旅居在外,“花都尽”说明是暮春。第二句“初闻晓树莺”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所听到的声音和时间。“初闻”表明时间是在清晨,“晓树”说明是树上的鸟儿发出的鸣叫。第三句“莺声虽已老”是对“初闻”的莺声的评价。“虽已老”说明诗人已经听了好一段时间了,对这莺声已经比较熟悉了。第四句“毕竟是莺声”是诗人的主观情感。“毕竟”是最终确定的意思,也含有肯定的评价,即这仍然是黄莺的叫声,而且是最具有黄莺特色的鸣叫。
诗人以“初闻”与“老”相对,把一个本来是司空见惯的景物或声音说得很新鲜,这正像陆游说的“文章不难作,只要好为新”。但诗的重点落在结句上,那带有肯定和留恋之情的“毕竟”,使全诗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升华。诗人对这多情的声音似乎还有点恋恋不舍,因为毕竟它是自己熟悉的、难舍难离的声音啊!全诗仅用了二十字,却把环境、时间、声音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十分清楚。这也说明诗人在构思上是下了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