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一》原文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

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

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一》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此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在紫阳山下居住的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与书生的交流、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的学术和诗歌爱好。

首两句“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诗人居住在紫阳山下,与书生互相请教学问,展现出他与知识分子的密切交流。儒生,即儒者,指读书人。足儒生,即尊重儒生,体现出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的热爱。

“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鲜美的果实成熟在枝头,新酿的酒清亮透明。鲜果和美酒都是生活的美好象征,诗人以此表达他对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这两句表明诗人向朱仲晦学习,与许宣平这样的诗友一起作诗。朱仲晦和许宣平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和主题与方回相近,因此他们对于方回来说,不仅是学习的榜样,也是诗友。

“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焉得孟能静”中的“焉得”是求之或希望之义,“孟能静”表示诗人希望能过上那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沧浪共濯缨”中的“沧浪”一词源自《孟子》中的沧浪之水,喻指清幽之境。全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清幽之地与朋友一起洗涤帽缨,过一种宁静而洒脱的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自然、学问、诗歌和生活的和谐中寻找平衡的生活态度。他尊重知识,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向往宁静的生活状态。这些元素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