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大苍山,小苍山,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万梅万竹万松柏,万岩万壑超人寰。河洛以来万万卷,上至姚姒下孔颜。蝇头细字藏数世,晁张韩柳笔追还。三道八韵果何用,时文之学久已删。星源幸有此一老,妙龄早悟向上关。明年古希满七十,不知京洛有尘闤。花间自与莺蝶赏,果熟朝共猿猱攀。文人才士过从每樽酒,樵夫牧子亦许荆同班。海内一统三十载,书文车轨过荆蛮。捐轩弃冕考槃磵,清朝乃容此士閒。神仙窟宅何可到,蓬莱弱水隔险艰。安得插翅一飞往,穿深憩密弄潺湲。王摩诘心似可拟,陶渊明径焉能扳。既而思之各有分,命所当得天不悭。大苍山,小巷山,此非百顷之家不能办,游人未易窥豹斑。
在这首诗中,诗人寄寓了自己对于所描写的对象的喜爱,认为山水胜景与人伦高致并无本质的不同,指出重视高明广大的士品气象,而非追逐虚浮浅薄的文词之学。
“大苍山,小苍山,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诗人以醉翁亭外的滁山为引子,引出苍山的美景。这里不仅有万梅万竹万松柏,还有万岩万壑的超凡脱俗之景。这样的美景在文人心中引发的思考也得到了共鸣,人与自然的交融也在诗歌中得到表达。
“三道八韵果何用,时文之学久已删。”这两句批判了如今所盛行的“时文之学”,倡导回归古典文献和儒学思想。这是一种深深的对于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热爱和尊重,也是对于当下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捐轩弃冕考槃磵,清朝乃容此士閒。”诗人用隐居山林、不求名利的典故,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世界的向往。这种向往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精神的尊重和向往。
总之,这首诗在表现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中,凸显了对人格高尚、内心自由的精神世界的向往,表现了一种深远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视角。在感受古代诗人深情和理想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也即我们所称的“绿色生活”。
此外,诗中对于游人与文人、樵夫与书生之间相知相助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总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珍视和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引导。我们应该从这首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为实现我们理想的社会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