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吊吟四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三吊吟四首其一》原文

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

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

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

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

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宋代的诗人方回笔下,我们听到了他对死亡的深深忧虑和无尽的感慨。这首《三吊吟四首其一》正是他这一思想的鲜明体现。

首先,诗的开头,“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描绘了诗人偶然听到某人死亡的消息,他震惊、哀痛,情绪波动之大,如同惊呼。这里的“偶闻”和“一人”展示了诗人对死亡的普遍性的认识,他知道,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无论是何人,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

然后,“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悲痛。在他看来,千千万万的人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死亡,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对生命的浪费,对人性的沉重打击。这一句深深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悲痛之情。

接下来,“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长平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场之一,而这里提到的“锐头付一坑”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性。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历史,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剥夺。

“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死亡者的怀念和哀悼。他明白,逝者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和失去的一切将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而胜利和功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深深理解。

最后,“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这两句诗是对人性的反思。诗人明白,功名成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但他也明白,这种追求往往会导致人们忽视生命的宝贵,从而引发战争和死亡。因此,他期待人们能够放平心态,不再被功名利禄所驱使,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希望人们能够从心底里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可贵。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并尊重生命时,他相信上天也会保佑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死亡的深度思考和深深悲痛的表现。方回用他的笔触描绘了死亡的普遍性和无情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他的诗让我们明白,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