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鱼龙古仙翁,诸人赖私淑。
五教绍虞敷,六艺极周郁。
邦侯绝相知,异君大雅姿。
胡欲撤皋比,不愿为人师。
老我羽已铩,栖此鹪鹩枝。
君当上青云,阿阁巢长离。
赏析:
宋代诗人方回笔下的《次韵汪以南闲居漫吟十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幽高雅的闲居之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首联“鱼龙古仙翁,诸人赖私淑”,诗人以鱼龙比喻古人的智慧和品格,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即“诸人赖私淑”。
颔联“五教绍虞敷,六艺极周郁”,诗人赞扬了儒家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子孝、君仁、臣忠)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博大精深。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教育和文化修养的重视。
接下来的颈联“邦侯绝相知,异君大雅姿”,诗人以谦和的口吻描绘了朝廷之臣和君主的关系。他认为在国家政治层面,朝廷之臣应无相知的结党之举,这是诗人的良善建议;对于君王而言,其行为举止和修养展现了大雅之气度。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理解和期待。
最后,尾联“胡欲撤皋比,不愿为人师。老我羽已铩,栖此鹪鹩枝。”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归宿。他反对撤除尊师重道的礼仪,不愿意做一个单纯的教书匠。他渴望在人生晚年时能够像鹪鹩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安享余年。这个表达突出了诗人的清廉高尚、执着坚韧的人生品格,同时寄托了对悠闲人生的美好憧憬。
现代文译文:
在这古老的鱼龙之地,我得以寻找到一种心灵的净土。这里的氛围祥和而充满灵气,就像我们祖先们曾经留存下来的鱼龙智慧。我希望后人能够从我这里得到些许启示,传承并发展那些美好的传统。
五教传承如虞舜一般宏大而细致,六艺也如同周公一样深邃而广泛。如今,虽然我与当朝的官员们没有交情,但我坚信君主的品质已经超越了平庸之辈。然而,我并不希望撤除尊师重道的礼仪,我愿意做一个普通的老师,传承知识,启迪心灵。
岁月如梭,我已不再年轻。如今的我就像一只羽毛已经折损的鸟儿,选择在这鹪鹩的枝头上栖息。我希望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像鹪鹩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安享悠闲的生活。
这便是我在这闲居期间所领悟的人生哲理,是我用一生所寻找到的精神寄托。我将在这里安静地生活,并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这便是我老去的地方,是我的灵魂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