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一》原文

花有如罂粟,能同橘不迁。

茄藤宜硬地,豆荚恶肥田。

元勰齐民术,夷吾土物篇。

园丁初未读,口诀自相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方回的《治圃杂书二十首其一》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方回对园丁治圃的感悟,通过对园丁日常工作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农业生产艺术的欣赏和理解。从诗歌的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诗人的喃喃自语,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诗中的花木像罂粟,傲立于土壤中,倔强而不愿随季节变迁而迁徙,恰如方回的坚定执着和稳重性格。罂粟虽然带刺,但却美得无以言表。同理,橘树不随环境而迁徙,这也是方回的人格精神的体现。

茄藤坚韧地攀附在硬地上,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向上生长,这象征着方回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豆荚虽生于肥田,却厌恶过度的肥沃,这是对过于安逸生活的警惕。

元勰齐民术,夷吾土物篇,引用的是古人对于农业生产的理解和智慧,这也体现了方回对农业文化的敬仰。他赞赏园丁虽然未曾读书,却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这种理解和智慧传承下去。

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描绘了花木的生长和园丁的生活,展现了方回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诗中的每一句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方回作为一位诗人的情怀和人格魅力。

译文如下:

园丁治下的花园中,花木如同罂粟一般傲然独立,即使面对风吹雨打也决不迁徙。茄藤坚韧地生长在硬地上,豆荚在肥沃的田地里却厌恶过度的肥沃。园丁们口口相传着古人的农耕智慧,尽管他们自己并未读过书。这就是园丁们的生活,平凡而充满诗意。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