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方回
惭非限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
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
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
彼此缄滕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作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惭非限客郑当时”,这表明作者自谦不是像郑当时那样的交际广、门路多的那种人。“猥荷高人不见遗”,是感激梅上人未把我遗忘。两句谦逊而又自豪,表达了作者与梅上人的交情之深,彼此的友情之重。
“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可能通过佛理的参悟,使自己头脑不再那么迟钝了;而淡交之诗,也唯有你是喜欢的。这又表达了作者与梅上人之间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意思。
“过从未许泥行数”,这句是说,你来访我从来不会误点。“属和多因险韵迟”,是说写诗应和,常常是由于韵脚险而迟。这两句又表达了作者对梅上人虽是步行来访,却能按时到达的敬重之意。
“彼此缄滕各收拾”,是说双方都把来访的事情保密起来。“他年开卷两相知”,是说将来打开书卷一查,彼此都会有所了解。这两句又表达了对未来相聚、将来相知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蕴深沉。从自谦非“限客郑当时”,到感谢“高人不见遗”,显得谦逊而又得体。说自己“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高僧诗意”原来在这。作者的意趣暗暗牵引读者走进更为深厚的哲理思考。把复杂的思绪融入通俗、形象、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构成淳朴自然而又清丽的风格,于流畅、晓畅中展现了与友人相知、相许、相约的丰富联想和美好憧憬。
至于现代文译文,由于文字限制在有限范围内,我只能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并尽量贴近原文意思进行翻译。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