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异僧》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异僧》原文

荒崖传有虎,飞锡径登危。

衣槲纫枯叶,餐松嚼嫩枝。

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

一夕缘何事,飘然失所之。

现代文赏析、翻译

异僧

荒崖传有虎,飞锡径登危。

衣槲纫枯叶,餐松嚼嫩枝。

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

一夕缘何事,飘然失所之。

在荒凉的山崖中,曾传说有老虎出没,如今这身姿矫健的和尚竟然亲自上山来了。看那用槲叶做的衣服和用枯叶嫩枝缝成的衣食篮,便可知道他是要登攀到哪里去。看那修道之人的淡然神色,除了为人间病苦者祛除痛苦之外,可能也有劫富济贫的另一面。究竟为何一夕之间便飘然而去?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他为什么不带一丝凡心而来,却又满盈了神秘而慈祥的气质呢?真是令人惋惜。这首诗围绕着一和尚“异”字着笔,上联虚写,重在描绘形象的怪异特征,下联实写,重在传达此行特殊的事件内涵,表里相符,构成了特点鲜明的奇异形象,是对济世游方的形象的放大写意,就像毕加索画出一张大而且形状乖异的脸以刻画表情的魔幻超绝的人面图一样的非常人所能为之事。

在现代文中,“槲”是一种树木的名字,“枯叶”是指枯萎的叶子,“嫩枝”则是指初生的嫩枝,用槲树的枯叶来缝制衣服,用松果来充饥嚼着嫩枝。这是一个深山里的和尚做的日常生活。当有人生病了的时候,他会施舍水给病人喝;当有老人没有地方住的时候,他会给老人提供一个安身的地方。然而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就是这首诗所描述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一位深山和尚的诗。他虽然身处荒山野岭,但他的行为却充满了慈悲和智慧。他的衣着和食物都是取自自然,他的行为也反映了他的不凡之处。虽然他突然消失,但他的行为和精神却让人难以忘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