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忧,草木春青兮黄为秋。云出云还兮人世晴雨,寒拾槲叶兮以襦以裘。顾独影兮无愧意,行小倦兮荫樾以休。天四壁以为家兮,户无可闭其奚偷。何两角之有国兮,战尘红而血流。谁独有此山中兮,我将焉求。送子于行兮,聊赓我讴。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原文写得十分清新脱俗,令人感觉身临其境。在此文中,作者借山水之乐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色描绘,情感抒发,以及遣词造句,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首先,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其乐无穷的主题。山中四季如春,草木茂盛,云卷云舒,晴雨变换,这些自然元素在诗人的笔下都成为了表达快乐和忘忧的元素。槲叶为衣,寒来暑往,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进一步表达了诗中的主题。他表达了自己无愧于心,行走疲倦后在樾荫下休息的悠闲态度。这种淡定从容的态度正是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送友归隐的情境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祝愿友人在山中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安宁,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可以是:
置身于山中,其乐无穷,足以忘却忧愁。春日的草木青翠欲滴,春夏为青,秋冬为黄,四季更迭,尽显自然之美。云卷云舒,世间如同晴雨不定,阴晴变化无常。拾柴槲叶为衣,抵御风寒,虽然简陋,却也足以度过寒冬。我独自一人,行走在这片山林中,无愧于心。偶尔感到疲倦,便在树荫下休息,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这里没有四壁之困,何需门户之闭锁。山间只有鸟儿啼鸣和流水声,这何尝不是一种归隐的享受。国仇家恨何在?战争的尘埃染红了天空,流淌着鲜血。在这山中,谁又能拥有它呢?
今天我将送你们离去,但愿你们能在这片山林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安宁。我们身处尘世,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使命。当疲惫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来到这片山林中,感受自然的恩赐和内心的平静。让我们在尘世中保持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