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其一》原文

初扫蚕今欲茧时,无朝无暮雨垂垂。

渔家长价蓑衣贵,种户流涎麦饭迟。

跬步过从难跋步,等閒脱着系安危。

肉芝石髓身中有,可向山灵遽朵颐。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此首以病后初愈、望夏新秋之意象起兴,怀昔伤今,敷陈排比,神情酣畅。前两句,即扣题写初愈的一喜一忧。喜者,养蚕收茧;忧者,风雨不已,新茧将难结实。蚕茧是贵重物品,是农家的“丝国”之根本,雨多茧生不旺,忧从中来。“垂垂”二字,愁思萦绕之状可掬。

“渔家长价蓑衣贵,种户流涎麦饭迟”两句,又从雨多麦熟不了,想到收成不好,生活艰难的老百姓了。“蓑衣”主农事之重要。言雨多蓑衣卖得特好,农家望着十分眼热。这都是暗写国乱之害。“长价”,寻常行情。两句分切,不作流水对形式,句中复字“长”字下得有神。“等闲脱着系安危”句紧承上句意,又从蚕事无成、麦熟难望,进一步烘托出乱世之无宁日。“等闲脱着”四字极沉痛。家计无着落,生活不安定,岂止系安危、流涎麦饭而已!恨难顿除,因即景联情之机抒发而出。

“肉芝石髓身中有”以下四句,都是想象自己病愈之后,要如何如何去做。这正是诗人心情痛快的体现。“肉芝石髓”四句为第一层,再点“夏初”,点“病后”,点“安危”,点“饮食”,层层相因,有如江流奔注,势难遏止。“身中有”三字说明此愿不止一端。它植根于作者与民同仇的立场、切齿痛恨的深情;植根于作者长期忍受清贫、艰窘的境况。诗章将见闻与想象交织一起,写自己凄风苦雨中的一家又与千万万风雨飘摇中的千家万户息息相关;诗人身虽病后初愈,但时局混乱、国难深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读着这诗的人通过想象,似乎看到了饱受惊扰的国土正在企待拯治、重现生机。这就为写“近况十首”提供了最好的背景。因此,“肉芝石髓”以下四句在诗意的发展上起着关键作用。

再从语言角度看,这段文字运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和叠音词(如“垂垂”、“涎”、“迟”、“脱着”、“安危”、“饮食”等),使得全诗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和古朴的风格。这些词使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和谐多变、富于音乐美,这正是方回诗的特色之一。方回这首律诗虽非精心制作的应酬之作,但它朴实浑厚、情深语挚、不刻意雕琢而自成高格,还是值得我们一读的。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至于现代文译文:

这首诗描绘的是病后初愈时看到的初夏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一开始就描绘了养蚕即将结茧的情景,但是此时却仍然风雨不断。这让我想到了那些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他们的蓑衣价格会因此上涨。接着我又想到了那些种麦子的农户,他们眼巴巴地看着麦子熟了却无法收割,心里非常着急。因为生活艰难,我很少出门走动,但时刻关注着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我明白自己身体里蕴藏着力量和智慧,只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我决定要努力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