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疾风吹怒雨,天地闭青春。
眼忽惊晴色,心如见故人。
迁莺元未老,战马渐无尘。
黄鹤楼前路,轻帆好问津。
以下是根据要求所做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风雨肆虐了一整个下午,傍晚风歇雨停,又有了雨后常有的清新感觉,好像是病重的孩子慢慢康复一样令人欣慰,就像是老人历经病痛之后恢复了少许生机,就算整个天地好像也在共同守住闭藏之力一样把自己固守住的心此时反而没有那么悲切忧闷。翻动一下昨夜枝叶零落的笺简,忽见其中有一纸草稿,竟是自己昔日所写的《春日偶成》一诗。读着读着不觉喜形于色,觉得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些老朋友。莺儿黄鹤楼前新柳嫩黄,层层簇簇;一叶叶轻舟扬帆而去,一去千里,行踪不定。这都好像是在问自己:诗人你究竟要到哪里去?
这是诗人在晚年时候对人生的一种感慨。
全诗在写法上颇具特色:第一联“疾风吹怒雨,天地闭青春”,便给人一种气势不凡的感觉;疾风怒吼,雨暴如雷,这就是晚晴初雨时的景象。这里借用风吼雨狂来衬托诗人心中的不平,自从科举不第以后他走的是艰辛的人生路途。“天地闭青春”是以寓言来概括晚晴初雨的景象。“天地闭”喻世无知己,“青春”是指初放的春景。“天地闭青春”点题目的“晚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在自己的心态与环境相契合时发出这种心声的。第二联“眼忽惊晴色,心如见故人”,前句写忽然又有了雨后常有的清新感觉,好像是病重的孩子慢慢康复一样令人欣慰;后句是写自己心态的转变,“故人”四字是关键,它表达了诗人一种心酸而欣喜的情绪波动。第三联“迁莺元未老,战马渐无尘”,这两句语义较深长。前句是说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体质还强健,后句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世事如战马过场,自己却要与晚晴相伴度过余生了;二是暗指朝廷奸邪当道,使自己不得一展鸿图。第四联“黄鹤楼前路,轻帆好问津”,以问句作结,含蓄蕴藉,给人一种峰回路转之感。“黄鹤楼”是古名胜地,“好问津”暗用“前路且问津”的典故,表明前路茫茫的意思。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在写法上除了虚实相间、对比衬托等手法外,还特别注意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加以描写,从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庄重、情景交融的意境。同时语言质朴而清新,不雕饰,不做作,自然流露真情。这也许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吧。
现代文译文:
狂风怒吼,暴雨如瀑,昏暗的天地之间弥漫着初春的气息。突然之间雨止风息,眼前豁然开朗,晴空下的世界仿佛重现生机。久违的晴天就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令人欣喜。虽然已是年迈体衰,但心犹未老,依然有着远大的抱负。战马早已不再奔腾,曾经战火纷飞的场景只能在回忆中找寻。如今的我站在黄鹤楼前,望着远方的轻帆一路顺风,不禁要问自己:前方的道路究竟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