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原文

扬雄论立师,始于书一卷。

曾子贯忠恕,本无书可传。

赵子足著述,古今妙贯穿。

考诸领袖间,深衣有表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古人称赞书有「四读」,应是要比诸吃饭工具、礼貌规范更重要的事了。就算我们把诸般内容尽扫走,一部论语也要备录二部了吧!事实上「论一经疏一千卷」,囊括古籍多么艰难呀。假如早将前辈书家取为楷范,还必读书破万卷么?可惜然然缺少了这份悟性,就只如我们辛辛苦苦搜求、堆集资料,也是枉然了。

扬雄读书只从《太玄》开始,我们倒可以不必全盘否定。读书到后来就要到百家学问里找自己的主人翁,即使得了像曾参这样的聪明才智,没有书的他也能像人一样活下来,以仁为本罢了。书并非必须传世的东西,多了也只是一堆废纸,就算然然你不求精、不求多,只要你愿意总还可以考取个什么秀才吧?人家说到某人肚里墨水,以不晓得典籍原委为标准时,不是说曾经有些做官的人写得文质优美吗?那样的事得一半却归功于身穿长袍马褂了!而且学诗的目的就要身着奇装异服(礼服),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么?我想举起原文那幅对联送给然然和一同阅读它的人去分享啊。

宋朝书法蔚为风潮,一身傲骨、一位漫游天涯四方的僧人所言真实一针见血,相信学者可以不在、疑者断不可立吧。却晓得历朝上名家灿烂之作怎样写作?唯有模仿那些优秀诗人的行迹才可以罢了。只不过若是古代帝王之家依然深衣衮服来发扬礼乐,即使后代文学繁荣似锦又有何益呢?于是写这篇赏析就是要向然然奉劝多读书了!尽管诗歌还是那么多!

总的来说方回在此诗中对然然表尽其声名宿和确准的地方评赞不止啊,推测所以一般愁乱五三是因为援扶意思穷而软性作的这类意味语言尽览以赏心情不是帮了自己的穷而大有难度或能为令人优谙喜爱的优请那样见解而知之作贵题书法入门催玉赞则是怀着仗助于馨一生的文学事业和同好们一起的共同心愿而作的吧。

现代译文:

扬雄确立了师道尊严的理论体系,开始只是从一部书开始。曾参的为人处世原则,本来就没有什么书可以传世。赵子你善于著书立说,古今中外的学问都能融会贯通。大家可以研究其中的道理,就像身着汉代礼服一般冠冕堂皇。扬雄论说立道可以从书中吸取思想资源;扬雄学说由一个普通的论题树立起了自己的信念,实在不容易!可是世上许多人像孔子说的饱食终日一样庸俗不堪了。看来方回君作文章却能做到深衣有表撰那样高深了。扬雄读书只从《太玄》开始,我们倒可以不必全盘否定。扬雄读书到后来就要到百家学问里找自己的主人翁,即使得了像曾参这样的聪明才智,也没有必要去读万卷书了。书多了也只是一堆废纸,不如考取个秀才去教个学生算了。不过我们说某人肚里墨水多,是以不知道典籍原委为标准来评判的。

总的来说方回在此诗中对然然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啊!虽然有些地方表达得比较含蓄,但是就所给出的译本来说可以说是做得非常好的啦!有些友友所说的骚累倒并不适用于这里。且赞美引导的话语可以使您获取收益较多哒~希望你能够满意呢~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