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閒居九日意何穷,落木长江感旧同。
佳句致多惟杜老,良辰专美只陶翁。
为问从人游戏马,何如对物咏来鸿。
无萸无菊无螃蟹,亦可随宜酒一中。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九日即事
宋 方回
闲居九日意何穷,落木长江感旧同。 佳句致多惟杜老,良辰专美只陶翁。 为问从人游戏马,何如对物咏来鸿。 无萸无菊无螃蟹,亦可随宜酒一中。
这是一首写重阳节的诗。重阳节,是当时社会上重要传统的节日,文人雅士都以此作诗。此诗开头“闲居九日意何穷”一句就点明了诗人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悠闲自在,乐而忘忧,以至对眼前景物的感受无穷无尽。这里用了“闲”字、“意何穷”三字,说明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闲居无事,与一般人的忙忙碌碌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看出诗人是一个性格恬淡、清闲、有超逸情趣的人。“落木长江感旧同”是作者即景感怀的一个片段。作者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黄叶和滔滔长江之水,不禁思绪万千,引起许多旧事,无法排解。此句中“感旧”二字,说明诗人并非第一次对落木和长江生发感慨,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佳句致多惟杜老,良辰专美只陶翁。”是说,佳句妙词,往往出于杜甫、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寻常的诗人,也偶有佳句妙词,但是,很难像杜甫那样作品还极富佳句妙词。重阳佳节专美于陶渊明,也是有道理的。陶渊明作品中所写的饮酒、赏菊、登高、赋诗等活动及其所表现的悠然自得的心情和节操情趣,不仅为诗人所称道,也是人们的向往和赞赏的对象。重阳佳节作诗,“对物咏来鸿”的行动也属常事。作者这样写不过是铺垫,主要还是要抒发自己的感情。“无萸无菊无螃蟹”,照应了前文的“落木长江”,以自然物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对普通事物的冷淡。在这样的日子里没有僻诞奢侈而具有醇厚的野逸的味儿和农人式的劳动乐趣,“可亦随宜酒一中”。大概是颇为得意的了!且不必勉强为之如刘禹锡有重九不第的浩叹:士人是簪菊、辟性之类的漫不在齿。因此这样写表现出一种真淳的诗趣。
从总体上看这首诗仍属一般化水平。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重阳节闲居无事感到无限舒畅,落叶长江旧事重重感怀无限。佳句繁多唯有杜甫写得最多最好;重阳节专美之作唯陶渊明堪称专美。为了重阳佳节连游戏马都不要了吗?还不如对着眼前景物咏出鸿雁来。没有茱萸没有菊花也没有螃蟹,只要美酒一樽随意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