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很小未肯。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
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
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在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樊楼欢饮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健康状况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无奈。
“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很小未肯。”描述了作者往年在樊楼的醉酒场景,月亮落下时,还在吹着小曲不肯回家。这两句中,“灯火”暗指酒宴,“醉樊楼”则表明作者年轻时喜欢在酒馆中畅饮。月落时分仍在饮酒,体现出作者的豪放不羁和迷恋之情。但是“很小未肯”,这种反复渲染的气氛与状态也为后续情感的反转留下空间。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接下来,诗人直接表明了他对于珍惜和把握美好事物的态度,不怕花掉金钱去追求那些美好瞬间,绝对不愿意再看那些势力小人的虚情假意。“青眼”这个意象在这句话中的运用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清高的态度。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势利之人的蔑视,情感十分鲜明。
“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这一句则是诗人的现实感慨,燕子来时鸿雁去,春天依旧存在,但生命的逝去却比新生更为容易。这一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但是下一句“死易生难病脉浮”更是传达出诗人的无奈和担忧,身体状况不佳的他更加难以把握美好的事物了。
“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虽然很想再次赴约西池赏花,但是内心还是犹豫不决,难以决定。这句话是对整首诗情感的高潮,前一句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向往和急切之情,而后一句的犹豫和踌躇则为诗人的感慨画上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脉络从欢快到现实的悲凉,又从现实的无奈转向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诗词的表达方式上,情感浓烈而又多转折,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
现代译文如下:
往年在樊楼的醉酒场景仍历历在目,月亮落下时仍在饮酒不肯回家。我不吝惜金钱去追求美好瞬间,绝对不愿意再看那些势力小人的虚情假意。燕子来时鸿雁去,春天依旧存在,但生命的逝去却比新生更为容易。身体状况不佳的我更加难以把握美好的事物了。再次赴约西池赏花是我内心的向往,但我也犹豫不决,难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