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方回
赵子昂书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
结交此君者为谁,松江其家吾未识。
想见仿佛如渭川,千亩比封环乃宅。
根竹可曾掘作鞭,笋出不忍煮为食。
青琅玕栖紫凤凰,可待九成击夔石。
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苇可航不三日。
不问主人即直造,谁知亦复有此癖。
梦到霜松雪梅边,龟谷踞兮蛤蜊食。
取此三友并友之,月明半夜吹长笛。
下面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方回为赞颂友人藏有珍稀竹种而作,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高雅品质,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即点出赵孟頫的字是当今第一,此句随即又转到藏竹友人的收藏品,“竹友”二字之大逾尺。而能藏有如此珍贵竹子的朋友,作者却表示不认识,因此作者引发了自己的想象,想象这位藏友居住的地方应当像渭川一样翠绿葱茏,千亩竹林环绕着他的住宅。接下来描述竹子的种种美好品质,想象这位朋友是否会掘出竹根作鞭使用,或者不忍心将竹笋煮来吃。青青的竹子高耸入云,栖息着紫凤凰,或许可以等待有人用九成宫乐来敲击玉石。
然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羡慕之情,他客居在杭州城,只要有一根苇草就可以乘船到达,然而却没有拜访这位藏友。尽管不能直接拜访,但作者仍然渴望了解这位朋友的癖好。最后,作者描绘了自己梦到在霜降的松树和雪梅边,与龟谷居者对坐,听他们谈论着有关竹子的话题。他表示希望这三友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在月明之夜吹起长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藏竹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赞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