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款段余生谢伏波,咏归心事竟云何。
藕花又趁榴花发,诗债仍兼酒债多。
击壤先生黄色论,卖薪老子翠微歌。
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
赏析:
夕阳的余晖照进紧闭的小窗,破旧的屋里恍如残荷菱叶覆盖清流,一种复杂而又温婉的情感袭上我的心头。但看到前前后后形形色色的藕荷花瓣争相送上的秀笔信时,犹如粒粒思归恋阙赤子之心怎能聊个结果呢。把友谊担在我的心里、便对在我马上要走的那个火辣融融的时候蒙醉清江而返,同时却又不敢明告友人,内心苦恼、害怕与愧疚之感又涌上心头。这一朵朵含苞待放的“榴花”正是象征着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我曾欠下多少的“诗债”和“酒债”,何时才能还清呢?这简直就是令人头晕目眩的老话“人之所短,吾无取焉;人之所长,吾无能为也”。这首诗可谓寄情于花、含蓄深远的抒情名篇啊。
然而有人应酬朋友难免就有谢意、留恋之情流露于笔端了。比如这里的这位老年隐逸于田野、赞慕于尧舜之治的老农击壤老人说话了:生计渐欲休,簿书如搅绣。会要谋粗稳,旋具升斗投。呀!这个人可谓是深深地抒发那落榜了的沉重而又气节紊乱的心态啰。“乡论则然也”、“君子居其屋”在他们那时儿岂可不必呐!但对人的判断和分析因人而异的哲学在他这首朴素平和的诗中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而那位在山腰砍柴为生的老农也高歌起来:我歌谢知己,吾亦无忧矣。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他则认为:吾辈胸怀本来相像,谁说金印胜过钓蓑隐逸的生活呢?真正的贤者无不怀着迥与世俗迥异的人之常情去躬身隐居呢?诗的宗旨意在比兴。并指明了不应为了求得一种形式上的完满而满足的心理、而又绝不可勉强之意和直言自己的不同世俗之心、才能怡然自得的进入不仕无由、赋诗当饮的妙境。他深感那些整日为了功名利禄、为患难朋友离别而苦不堪言的人们是无暇欣赏自然景物的美好而身不由己了,只是机械地履行一些应酬形式罢了。这首诗犹如平淡小诗却折射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光阴的无情,诗人抒发着无限缠绵悱恻之情把怀旧之作表现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现代译文:
年岁大了,生活艰辛如同躲避波浪的伏波老人;回到故乡的心情怎么样?算了罢!看到窗外开放的荷花不禁想到离家远游的心上人儿;一路顺风一路走好;因各种原因偏偏又在饮酒作诗借酒消愁愁更愁!远处怡然自得的击壤老人引起我的思考和赞叹:简简单单轻轻松松自给自足的生活才能让久违的自然赋予我新力量!也有儿句走到了当时下层贫苦农民伐薪卖薪维持生计的生活中!总的来说吧:我和邵容斋的心境是一样的;不要被世俗所困扰所诱惑;抛开功名利禄专心隐居才是正道!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