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刘养晦练江并序文炳》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题刘养晦练江并序文炳》原文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

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

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

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宋代诗人方回《题刘养晦练江并序文炳》的赏析:

在宋代众多诗人中,方回的这首诗别具一格。他以练江为题材,以江为友,寄托情感,通过朝暮吟咏练江,表达了对练江的热爱与怀念。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诗人以朝暮不停的吟咏方式,强烈表达了自己对练江的喜爱。这一主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现代的很多人或许会有“我爱上班”的感觉,不分早晚,练江诗歌映射出“我爱练江”。这也展示出了诗人的敏锐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接着,“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了问题,指出练江就在江的阴面。这一句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练江的情感。尽管练江不在眼前,但是它常常在心中。这是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情感表达,体现出了诗人与练江的联系和深厚感情。

随后,“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这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练江比作品德高尚的古代君子,并带着南音一样的思念和敬仰。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练江的情感深度。

之后,“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这句是对生活的象征性描绘,它揭示了生活的深意——我们要勇往直前,敢于涉水渡河,无论是生活中的困难还是快乐,都是我们需要去面对和享受的。

总的来说,“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他觉得人生就像季子佩六印那样丰富多彩,也像陶朱贾千金那样富有变化。然而这一切都会过去,就像失望来临一样难以避免。因此,他觉得难以再寻回过去的友谊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这里的比喻显得特别形象而深意: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或者处于何种困境,就像秋天树叶的凋零一般不可逆;然而春风吹又生,新生命又在人间悄然返回。它形象地说明了诗人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和无限的人生期望。

诗人最后的“吾亦辞武林”既表现出离乡背井的无奈,又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这首诗以练江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