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偶书
方回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令考书廛隐志,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何妨退省求希夷。
诗的前两句是诗人对于读诗读得大醉醒来时的情况的回忆和记录,“忽明诗眼”在此显示了一个因为吟诗数遍对于字词领悟比较深入透彻的眼神一瞬间灵动的、变化的精神景象的状态,“一萤飞”,也许是进入了古诗创作的创作欲海的诗人睁眼前无比光芒大照与抓来都抓不似只在前方有些隐隐作翅不能燃烧十分真切的那一点点萤火虫的光的情形吧!这样的精神景象在后两句中得到了呼应。醉眠的状态中的人醒来之时,多时没有过清醒的意识,自然就忘记了人世间的那些功名利禄的事情,也自然地不知道暑气什么时候消退了,这是夏天特有的感觉。对于一些事情消亡得太快或者生长得太慢,有时候感觉不到其存在了,人们应该知道其规律才能够获得认知,可是对于这些事有时候却是不知道,很难认知的。所以“易消难长”和“少醒”一样都是对世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认知,都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自我解读和解读不透的感觉,只能随他去了的感觉吧!但这首诗中仍然体现了诗人的作为人的对自我命运的积极应对的韧性与抗争精神的。“公冶长篇过古稀”表达的是诗人在如此精神状态下还能够常常诵读儒家经典、延续传统文化从而得以积淀传承,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但是还是表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正尔山林可投老”表达的是诗人已经如此深爱上了山林的生活了,也显示了诗人愿意在此度过自己余生的愿望,“果何所恋不思归”是进一步对于其愿望的确认,表达了诗人不恋红尘、独爱山林的高洁品质,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精神层面的更高的追求和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就是诗人夜读后的感受与回想,有欢喜有无奈有执著更有追求!整体精神灵动而富有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醉眠醒来时的心境,表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性情和淡泊名利的品质。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位读书人的高雅气质和独立人格。
译文:醉眠在楼头醒来时,忽明诗眼仿佛看到一只萤火虫飞来。读书过多有些醉意,反而少了清醒时的世事洞察。醉眠时容易消散难以增长,深感天机难以洞察。像郭符文那样研究文字音韵学的隐士生活情趣,喜欢公冶长篇的诗歌文辞。虽然我喜欢山林隐居的生活,但是我可以把这里作为人生的归宿。我为什么会有如此执着的恋念而不思归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