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闰二月十六日清明》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闰二月十六日清明》原文

日日楼头柳色浓,年年为客负春风。莺花时节兵还动,诗酒生涯老更穷。逆料未来犹有几。悬知所过即成空。故乡寒食浇松处,亦想儿曹念乃翁。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闰二月十六日清明》提及清明时,怀思儿女与诗酒生活的感叹。南宋诗人方回为我们展现了思乡情怀和对时间的追忆。在现代文的解析中,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古诗的美与意境。

楼头柳色浓,如诗如画。春天常给人以希望的绿色,寄托着繁华的美景。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游子未能等到春风拂面的那一天。他们在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涯中错过了多少风花雪月的温柔,亦错失了酒樽对诗的生活方式。老之将至,人非壮年,未可预测的人生曲线开始缓落。

兵乱频仍,使得美好的生活如梦初醒,又如过眼云烟。诗人以诗酒生涯为生,如今却因战乱而陷入困境。他预见到未来的艰难,却无力改变。而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无踪。

回到故乡,寒食节之时,与家人一同浇松种树,不禁回想起曾经的游子生活。此时,他也想让孩子们记住这个特殊的时刻,传承父辈的遗志。在古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深情厚意和怀念往昔的情感。

总的来说,《闰二月十六日清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

至于译文,由于古诗的韵律和意境非常重要,我尽可能保留原意的同时,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其含义。例如,“兵还动”可以译为“战乱频仍”,“老更穷”可以译为“年老体衰生活困苦”。希望这样的翻译能尽可能地传达古诗的美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