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方回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
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
屡触炙眉怒,讵帝折腰耻。
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
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
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写,希望您能满意:
饮酒二十首其一
方回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 毫发志不伸,所至但屈己。 屡触炙眉怒,讵帝折腰耻。 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
藏山书欲著,实录传立纪。 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 人生贵适意,安命非怨天。 归耕或可老,隐居聊自贤。
这是一首与陶渊明的饮酒诗相近的诗,描述了一位南宋诗人宦海沉浮的感受和心情。诗歌整体的感情较为深婉含蓄,笔调生动真实。这种抒发个人的真实感情和生命体验的作品是极具魅力的,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和审美价值。
此诗从“气豪心未平”开始,描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平之心。然而,“毫发志不伸”却揭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和无奈,他虽然有着远大的志向,但现实却让他处处屈己。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屡触炙眉怒”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里,“触”是意指遭受挫折,“炙眉”是中国古代一种描述困扰、焦急的方法。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我多次遭遇到了艰难和困扰,每次都被惹得焦急不安。虽然我屡次承受这种挫折和不快,但是我也不是完全失败的人,我的心中有雄心壮志,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讵帝折腰耻”则是诗人表达了不愿向权贵折腰的傲骨和尊严。“讵”是反问,意思是“难道”,表达了诗人的坚定立场和不屈精神。虽然他身处困境,但他并不愿意为了求得富贵而屈服于权贵,他的自尊心和尊严不允许他这样做。这一句是对诗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也是对他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扬。
接下来,“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的艰难困苦和最终的逃离。“江国”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仕途上的困境之地,“脱身”则表达了诗人逃离困境、回归故里的决心和勇气。这两句是对诗人经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归耕或可老,隐居聊自贤”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自我安慰。“归耕”和“隐居”都是诗人对回归自然、过简单生活的向往。“或可老”、“聊自贤”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两句是对诗人未来生活的展望和自我安慰,也是对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升华和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