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思家五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思家五首其一》原文

黄山三十六峰豪,南照城楼百里高。

五岭旧坑金作砚,双桥新酿玉为醪。

浙乡巨舰供鱼鲞,淮郡骈肩致蟹螯。

牛尾狸兼马蹄鳖,消得坡仙赋老饕。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此诗开篇就营造了一幅雄浑壮美的黄山峰林全景图,宛若三十六座傲立云霄的壮士之骨,崇高与神秘之感扑面而来。“豪”字从气势上出,下得有力。人已不如山峰之一石,然其中犹未尽者,在后半首与前半首遥遥相照应,仍见出豪气。

首联的视野极为开阔,诗人登黄山而望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照城楼百里之外的耸入云天的群峰。黄山的雄伟高耸,超逸了常人的平凡视角,然而诗人的独特感受还在于他赋予群峰一种阳刚与宏伟的风格:“金作砚”“玉为醪”。“金作砚”,上句因下句,起承转合之妙不须缕陈。“五岭”久著神奇色彩,“金作砚”更是一个不可捉摹的想象神驰。毛公宝藏尚历历在目之时,“六朝宝砚”皆纷然而出,它蕴含了无限的深沉和诗意。金砚之美固然可以比德人格,而黄山的峻峭则尤有过之。黄山的石质之所以被如此赞誉,当然离不开它的天然造型、纹理、质地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更主要的是古人对它的特殊感受——即它给予了诗人“金作砚”的想象空间。

“双桥新酿玉为醪”一句,则将笔触转向了黄山的另一绝景——云谷双桥。玉液琼浆乃寻常佳酿,而此处却非同一般:双桥之水清澈如玉液,酿出的美酒则更是琼浆玉液般的佳品。此句与上句一样,既有大自然的真实景致引发诗人的诗情,又有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这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交融、理想美与现实美的统一,是黄山的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烘托了黄山之胜:“浙乡巨舰供鱼鮓,淮郡骈肩致蟹螯。”黄山的物产丰饶自古就名闻遐迩,舟行水上所载既有鲜美的鱼鮓,又有山区的特产——蟹螯、牛尾狸(猫头鹰),兼有佳酿与美食的黄山之游,怎能不令人神往?这两句中充满了淳朴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同时又富有诗意的美感享受。

结尾四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消得坡仙赋老饕”一句将黄山的各种美景和物产享受一并收结。黄山的景致之美无需多言,坡仙乃是苏轼的别号,他对美食情有独钟,有《老饕赋》一篇传世。“老饕”非贬义而是爱好美食的代名词,“赋老饕”也就是对黄山的美丽山水和丰富物产的概括总结和深情赞叹了。如此完整的诗意就在无需过多的文字。大片的诗语最后落在一个“得”字上。回味无穷。此诗平淡自然而又起伏跌宕:以咏黄山起始到收束都紧紧围绕黄山展开;中间部分又以描写黄山胜景和物产作一气舒卷;结尾更以“坡仙赋老饕”对前文作一总结;结尾干净利落而又有余不尽。

诗人的思家之情正是从对黄山的具体景致描写与具体的欲望——“长念载酒唤伊来”、“西忆腴梅去路远”(都是“思家”意),并在总的物产基础上汇聚而转化为思想的倾向或下决心的豪情的叙述上以完整的图景做引发出恋乡情的念乡意作总结渲染出现陈的时间即将交给作为参考答案的现代人手中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

译文:

黄山三十六座山峰顶天立地气势豪迈,南照城楼的百里之外高耸入云霄。五岭采来的山石磨成砚台金光闪闪,双桥新酿的美酒如玉液琼浆甘醇香醪。浙江乡下的大船供应鲜美的鱼干儿,淮河流域满载蟹螯的货车穿梭来往。牛尾狸和马蹄鳖待客自是情意不浅,真叫人满足老饕的美食游黄山思乡之情啊!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