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孙元京近诗》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题孙元京近诗》原文

后生如蝟总能诗,骨弱瞳昏俗不治。

忽似再生萧德藻,已应突过李之仪。

扫红紫阵观黄落,悬万千钧系一丝。

精刮洁磨犹未已,直须陶谢与同时。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宋代诗人方回《题孙元京近诗》的赏析:

在现代人眼中,宋代诗人方回笔下的后生孙元京,似乎总是与“能诗”二字紧密相连。然而,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他的诗歌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他年纪轻轻便已展现出卓越的诗歌才华,但他的体质却显得有些孱弱,视力也并不出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条件无疑为他带来了诸多困扰。

然而,这并没有击垮孙元京。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韧精神,使人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同样遭受病痛困扰,却仍以诗歌振奋人心的诗人——萧德藻。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力,更是一种在逆境中迸发的潜能。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他的个人品质上,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虽然不及李之仪那样才华横溢,但他以自己的方式突破了前人的束缚,他的诗歌已经有了突飞猛进之势。

他的诗歌风格如同扫清尘世的浮华,像一场激烈的紫红争斗被一股清风扫过,留下的是金秋时节的一片金黄。他笔下的诗句,就像那悬于千钧之上的细线,似乎在默默承受着世间的种种压力,却又坚韧不屈。这种精细打磨的诗风并没有停止,他一直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诗歌质量,寻求与陶渊明、谢灵运等同时代诗人的共鸣。

在这首诗中,方回不仅对孙元京的诗歌才华表示了赞赏,更是对他的坚韧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评价,是对每一个在困境中仍然坚守梦想的人的赞扬。从孙元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勇气、坚持和希望的力量。尽管他面临的困难重重,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希望这篇赏析符合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