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其一》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其一》原文

端能何地脱尘寰,万壑松风梦寐间。

无限三槐仍九棘,孰知东国与西山。

声名赫奕终非福,滋味悠长莫若閒。

马足车轮不到处,陶门惟有昼常关。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宋代的诗坛上,方回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意境而引人注目。这首《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其一》就是其中的一首,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向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主题和背景。诗人通过对远离尘世的幻想和渴望,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在他的笔下,那个美好的地方有着松涛阵阵的山谷、象征着权力的三槐九棘、世事纷扰的东国西山,以及陶渊明式的悠然自得的生活。

接下来是对诗句的赏析。“端能何地脱尘寰,万壑松风梦寐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脱离尘世的渴望,他想象自己身处万壑松风之中,仿佛梦境一般。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限三槐仍九棘,孰知东国与西山。”这两句诗则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象征权力的三槐九棘和东国西山,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无奈。这种反思和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声名赫奕终非福,滋味悠长莫若閒。”这两句诗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人认为名声和荣誉并非真正的幸福,而那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享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智慧和哲学。

最后,“马足车轮不到处,陶门惟有昼常关。”这两句诗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诗人想象自己身处一个没有尘世纷扰的地方,只有清风吹过,陶渊明的门庭中只有宁静和悠闲。这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智慧和哲学,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这种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力将其表达得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我希望这个译文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首诗的美和魅力。

端能何处脱尘世,万壑松风梦醒间。 山间幽谷生三槐,朝堂秩序显九棘。 世人纷扰如东国,我独向往西山静。 声名显赫非福缘,平淡生活更悠长。 远离马足车轮乱,来到陶门常关家。 只有清风拂过处,自在悠闲如白日。 忘却世事烦恼纷,心灵沉醉于山水。 生活的智慧在于此,宁静美好的追寻在心间。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