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哭鲍景翔鲁斋》宋方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回

《哭鲍景翔鲁斋》原文

高年开八袠,细字尚亲抄。

已矣蝇头笔,谁其凤觜胶。

能传言外意,始识画前爻。

此老埋黄壤,纷纷叹面交。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宋代诗人方回《哭鲍景翔鲁斋》的赏析:

《哭鲍景翔鲁斋》这首诗,作者方回以朴实的语言,通过回忆与友人鲍景翔的交往,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深怀念。

首联“高年开八袠,细字尚亲抄”,描绘了作者与鲍景翔深厚的友情。鲍景翔已经八十大寿了,作者仍然与他一起研读细小的字迹,亲自抄录。这不仅表现了他们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鲍景翔的学问深厚,作者一直向他学习。

颔联“已矣蝇头笔,谁其凤觜胶”,用典巧妙,表达了作者对鲍景翔离去的悲痛之情。这里,“蝇头笔”和“凤觜胶”都是古代书籍装帧和修复的象征。作者用“已矣”表达了失去鲍景翔的悲痛,用“谁其”表达了对鲍景翔逝去的不舍和怀念。

颈联“能传言外意,始识画前爻”,表达了作者对鲍景翔的赞美和敬仰。这里,“言外意”和“画前爻”都是象征着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作者认为,鲍景翔能够理解并传达这些深奥的哲理,这使得作者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

尾联“此老埋黄壤,纷纷叹面交”,再次表达了作者对鲍景翔逝去的悲痛之情。“此老”指的是鲍景翔,“黄壤”则象征着死亡。作者感叹自己再也见不到鲍景翔的面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对友人学问、品行、性格等多方面的赞美和敬仰,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修辞,却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读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