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方回
心炎何处不南荒,瘴海烟深有玉堂。
随地着身无得丧,菊花开日即重阳。
重阳吟五首其一
心炎何处不南荒,瘴海烟深有玉堂。
随地着身无得丧,菊花开日即重阳。
我心热血已似南国的炎热带,浸润于茫茫的瘴烟瘴雾,艰难于古雅政局之下,苍凉的归寓也可以执直洁为人性表,为了驻地舒缓一股丹热的释放总比儒浊无忧下去下去了高尚点点哟……老然显着的寄托我们也是有着的实质唯有以自己身心的归属地作为依托,我们才可以摆脱生死得失的困扰,所以,我们应当以陶渊明为榜样,顺应自然,知足常乐。菊花开时即是重阳节,我们要把重阳节当作自己的节日,自得其乐。
此诗开头以“心炎”二字概括了自己在异乡的内心感受,即如烈火燎烧一般。方回贬谪蛮荒之地,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但他并不气馁,仍然心怀报国之志,耿耿丹心催逼于南荒瘴地,虽环境恶劣,仍苦苦挣扎着寻求着一条活路。“何处”二字突出了作者四处碰壁的无奈,“玉堂”二字借对环境的独特描述巧妙地将自己暗含其中。“烟深”既显示环境的阴暗幽深,又显示自己的心情凝结郁闷,“深”字对进一步展现人物形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继而“随地着身无得丧”一句进一步写诗人寄寓在此却自有坚守。“菊花开日即重阳”,更是爽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写得沉郁苍凉,充满了对现实环境的愤慨和不平之情。
译文:内心炽热如同火炉何处不在南荒之地,瘴气弥漫烟深之处也有朝廷的殿堂.随处安置我的身体无所谓得或丧,菊花盛开的时候就是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