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塞下曲》宋张玉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张玉孃

《塞下曲》原文

寒入关榆霜满天,铁衣马上枕戈眠。愁生画角乡心破,月度深闺旧梦牵。愁绝惊闻边骑报,匈奴已牧陇西还。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寒入关榆霜满天,铁衣马上枕戈眠。” 这首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现出一幅边塞夜景图,也反映出诗人的战斗生活和心理状态。在这个时候,寒冷侵入了边关,关榆繁霜浓重的白霜覆满了天宇。即使穿着铁甲的人在马上也不能入睡,只能枕着武器闭目待旦。寥寥八字,烘托出了边关的寒苦,同时也让人对生活在这里的戍边战士产生深深的同情和同情。他们既忍受严寒,又要抵御敌人的攻击。这一刻,“霜满天”呼应了寒夜、艰苦的军营生活。

“愁生画角乡心破” 在这样的情境下,战士们不能安眠,“枕戈眠”三字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临敌作战、刻不容缓的紧张状态。同时,“愁生画角”描绘出戍边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深。他们在号角声中醒来,想起故乡的温馨和欢乐,心头的思乡之情愈发沉重。这时,“乡心破”表达了乡愁如狂澜般席卷而来,无以复加。

“月度深闺旧梦牵”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月度深闺旧梦牵”表现出一种更加深入的心理状态。在军号声中醒来,月亮在寂静的夜晚照耀着闺房,这唤起了戍边士卒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和思念之中。他们想起过去在家乡与亲人共度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如梦如幻,却又真实存在。月光下的思念和回忆,让他们的心更加痛苦和沉重。

“愁绝惊闻边骑报” 最后两句诗“愁绝惊闻边骑报,匈奴已牧陇西还”,写出了戍边士卒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愁绝”二字表明了士卒们对战争的恐惧和担忧,他们害怕听到边境的消息,害怕敌人再次入侵。然而,“匈奴已牧陇西还”又让他们对和平生活充满了渴望。尽管他们身处边关,饱受战乱之苦,但当听说匈奴已经返回陇西的时候,心中仍存有一丝欣喜和安慰。这也表现出戍边士卒在艰难的生活中对和平生活的深深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关生活和士卒心理状态的描写,展现出了宋代边防士兵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深刻地揭示了边关士兵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这种深情厚意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