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冬日寄河中杨少尹》唐马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马戴

《冬日寄河中杨少尹》原文

黄河岸柳衰,城下渡流澌。

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

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冬日寄河中杨少尹》现代文译文及赏析

冬天来到,我倚在黄河岸边柳树的树干上,远眺城市河边的流澌水势,脑海中想象着年迈公卿,身体虚弱慵懒的我入府晋谒杨少尹的情形。因为离京岁暮,望故山而不能归,不觉频频感叹。遥望少尹的京城府署,不觉心中思念涌起。几经访古求学,历经思乡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感。此刻更感到无颜以对魏阙。这使我回忆起久已闻名的舜祠,但却无心前去瞻仰。这种心情有谁能理解呢?

首联写自己身体衰弱,行动不便。“黄河岸柳衰”是写景,同时点明时间。“城下渡流澌”,写作者在黄河边看到城下渡流澌,引起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衰”字写出岸柳的憔悴,映照出作者内心的感伤。

颔联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不满。“从公懒”和“入府迟”,是因为自己身体衰弱,也是因为对公卿的懒惰。“公”和“府尹”均指友人杨少尹,“懒”和“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不满情绪。

颈联写思乡情切和宦情消减之叹。“望几遍”,表现了思乡情切。“何时”表明宦情消减。“魏阙赴何时”,用典故表明自己已经厌倦宦情。此时家山难返,只能望长安兴叹。作者在求仕不顺之时,又产生归隐之念。

尾联写怀才不遇之叹。“怀古心谁识”写无人理解自己的怀才之志。“应多谒舜祠”,说明自己愿谒访名士,表现出作者对古代有才能、有品德之人的向往和求仕之情。

这首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仕宦的迷茫感伤。语言质朴,表现了唐代文人直率、刚正的特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