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汧上劝》唐马戴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马戴

《汧上劝》原文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

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

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唐代诗人马戴《汧上劝》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 夕阳高塔封闭,秋天的号角在暮色中回荡。 大雁在寒流上叫喊,萤火虫在薄雾中飞舞。 我静坐岁月中,华发丛生,身世交感。 从戎之久,此心永存忧民之心。

唐代诗坛星河灿烂,名诗人辈出,然而从戎之作颇为特殊。尤其多角度深入开掘作品之中流露出的戍边无奈及哀思怅惋的情愫。这首《汧上劝》可作范例,情感真诚而又具感人心魄之效。斗酒诗人深得“行路难,不在山头在于心”之意,妙计于此写尽感人心怀。诗人先抑后扬手法巧妙,“斗酒”诗人为排遣兵尘劳顿独自登上古城墙“同”忧愁的朋友,此时仅剩下那遥远的边城灯火照耀斗酒。“长歌”借起北风衬托壮士歌喉宏亮且带着强烈的军战悲壮情感基调。同时慨然战士不得轮替和不忍乡里骨肉同胞送别的决然悲愤心情,“高垒”“秋角”那塞外苍凉的形象展示了一代诗雄在怀土难返、遥望关内时内心的悲愤。

黄昏至夜幕的降临诗人似乎感觉到了秋夜的寒意。“雁叫”“萤飞”既写出旅途的艰辛和劳顿,也烘托诗人漂泊天涯无依的孤寂之感。此时此地与“坐来”白发早生相联系,愁思愈烈。诗人借用杜甫“白头搔更短”表达了他因久从戎边而对岁月流逝、青春易逝产生的莫名的惆怅与感叹。“况复久从戎”而形容憔悴的身影清晰地浮现在暮色苍茫的天山之间。这短暂的停留只是为了稍作休整便又要踏上征途。此时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及对自己身世的忧虑让诗人对未来产生恐惧与不安。他只能寄希望于“坐来”时的白头与兵戈未息的无奈与惆怅融合在一起。这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这种感受在唐代兵荒马乱的年代极为普遍。

诗人的这种感受无疑成为戍边将士的真实写照,他们有家不能归的现象在唐代大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也曾出现过。然而马戴的《汧上劝》更具有典型意义和感人的艺术力量。诗人的这种艺术手法是极为高明的,它使诗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