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春思二首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作者看到春天的来临而引起了对朋友们的怀念。 独居在偏僻的内城,由春风春景,首先触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草色”以下三句就完全是对春天的拟人化构思。欧阳修曾云:“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所谓之子,遗貌睷且容其冉冉之韵。”这虽是赞美人的风度的,但也正可以借以说明对春景的拟人化。东风不为吹愁去,一作东风吹愁去。这两句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问题。第一句说东风不能吹去我的愁,这愁之所以不减,还是因为朋友不在跟前,东风既不能吹去我的愁,当然还是春日惹恨了。所以第三句便直接点出“春日偏能惹恨长”了。“偏能惹”表面是说别人影响了自己。据岑参的《哭王学士稷》中有这样的话:“本来无伏心,政用叹伏久。”与岑参具有共同的报国壮志而不得施以名方面落空自己寂然的情形又相联系想到卢象及韩琮写有一首为宦海浮沉名声受损的《醉中赠张九旭》诗云:“新丰美酒斗十千,遂欲沽之欺我贤。春风江上恣呼酒,美人看者谁应缘。”可以感到贾至当时也正是落寞寂然的心境因此贾至在这里也才格外感到春天里的无法排遣的满腔愁恨了。“为”“惹”两字的分析与对比兼用很有意味而较有风致。 首联这里也就暗要了下联中外出寻访而无结果的情事和仕途枯窘的牢骚。 诗歌本是表达诗人的政治抱负的积极和真情所致政治上得不到及时擢用因此更加觉浮生有限去住无踪要借酒杯消去心头之恨而政治上的失意之恨却是越消越重了。 诗的颈联通过描绘着意寻访而无所得而深感失望的情景来表现诗人的性格。 红粉指女子的盛装 弱柳指初生的细柳 金花指盛开的牡丹 从寻访者着笔即从色彩上加以烘托。“弱柳”二字更是把寻访者那种无着落而空虚惆怅的心情烘托出来了。 “解酴醿”是说酒能够解酴醿酒 酴醿是一种黄色的花 这里说金花色的酒可以解酴醿酒意即酒醉 末联又从音乐上加以烘托。“笙歌”指宴饮时所奏的乐歌。“日暮笙歌”指暮色降临之后寻访者还在那里听歌作乐 这两句是说在这里寻访而无所得于是便决定“醉杀长安轻薄儿”了。 此诗前二联写春思不见的愁恨;后一联写决定要“醉杀长安轻薄儿”。全诗写景抒情相融并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衬思亲之情。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解》中认为贾至所写有关岳阳的诗篇都是“托闺中思妇之词”,以排遣其谪居岳州的苦闷情怀。 这首诗所写的春思虽然也正是他所处的环境的产物;但诗人把思妇的心情写得如此细腻曲折而又富于深意却是他个人的独特感受。 此诗在语言上颇多可取之处:一是善于融情于景,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二是巧用拟人手法,以春风的无情衬托出思妇的愁恨有如春日的绵绵无尽;三是巧用对比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以美景衬哀情;四是语言清婉明丽而有余韵。 全诗写景抒情相融并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衬思亲之情尾联构思新颖;真是字挟风霜、句蕴精义.有浑厚清深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