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 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当然可以。下面是现代文译本来赏析这首元曲,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轻雨细蒙的清明时节,一帘垂柳悠悠摇曳在湖光波影中,欢快而自然的声息之中是自由的憧憬与温馨。春雨已止,正是可以品茗煮酒的时候。想必在外垂翅欲飞的内心里已翘首企望能够归来与佳人团聚了。可花间独酌,已饮得微有醉意,那消瘦的身影在梨花小窗外,不禁又让人黯然神伤。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译成现代文就是:门外的柳树上,黄莺在乱啼着,清明过后,细雨绵绵。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与自由。“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译成现代文就是:明媚的春光又能经得住几日?相思萦绕,人比柳条还要消瘦。词眼集中于“相思”,突出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忧伤。相思苦,相思病,相思瘦,相思泪,种种相思之情交织在一起,浓缩为一首小令,有层次感地展开抒情,读来倍觉委婉动人。
这首小令以清丽之笔,抒写了春景撩人、春思伤人的情怀。“能消”一句迭用短促的疑问句,表达了主人公由喜春到因春而思夫的怅惘情丝,充满了相思的痛苦。结句点睛之妙,勾画出满腹愁肠、病骨支离、容貌憔悴的主人公形象。可谓“语尽而意不尽”。小令虽短,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总之,这首《清江引·春思》表现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忧伤之情。她站在季节转换的特殊位置上遥望远方的心爱的人的归期,想象与失望交织在一起。尽管曲中用了“黄莺”、“细雨”、“梨花”等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衬托她的心情,但终究不能消除她内心的离愁。这种愁绪在“又是相思瘦”中表露无遗。这种手法既含蓄深沉,又浅显易懂。在元曲中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