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夜度赤岭怀诸知己》唐唐代佚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唐代佚名

《夜度赤岭怀诸知己》原文

山行夜忘寐,拂晓遂登高。

回首望知己,思君心郁陶。

不闻龙虎啸,但见豺狼号。

寒气凝如练,秋风劲似刀。

深溪多渌水,断岸饶黄蒿。

驿使□靡歇,人疲马亦劳。

独嗟时不利,诗笔虽然操。

更忆绸缪者,何当慰我曹。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夜度赤岭怀诸知己

山行夜忘寐,拂晓遂登高。 回首望知己,思君心郁陶。 无闻龙虎啸,但见豺狼号。 荒溪多渌水,断岸饶黄蒿。 迢递驿使通,何当慰我曹。 前几里就有爬上岩石腾空越岭的经历。突然峰回路转而觉天涯渐近。至薄暮,带着朦胧倦容来奔前程的正是旅客的“驿使”,一骑紧接一骑的从远方向目的地奔赴。清幽寥阔的天幕下在这黄蒿翠蔓铺路之中真感到遥不可知的“诗境”。劳累而欣喜之余已无法停止想象中的驰思——虽然体倦力尽到此时再也无法南望长安而极目所见惟有此处景象令人回味和回味罢了但是胸怀意兴更因此而极感到无比欣慰——望着迎面走来的朋友有谁来为我驱散这一片心头的苦闷?啊,这般闲适幽静的地方让远客独来这样的快意平生几曾有过?漫漫征途更忆起与友人聚谈时那一幕幕如火如荼的豪情随着征途见闻想象其如画景况这正是寂寞疲惫的征途上最好的安慰啊!

这首诗写的是山行夜宿的情景,但诗人没有把笔墨用于精描细绘的山川景物描绘上,而是熔铸在一片思友怀人的气氛中。首联写诗人夜行出神入化之景,颔联直抒胸臆:“回首望知己,思君心郁陶。”诗人忘却了疲倦,一直走到拂晓登上高峰回望北方。由于太想念远方知己了,首联中的景象在读者心目中生动传神,既有远景近景的变化又有静景动景的交替;既是景语的直接表达,又是心声的间接流露。此联纯然从胸臆中流出,显得真率自然,而表达的感情内容是如此恳切真挚、深厚悠长;对首联中出神入化之景起到了点醒作用。颈联由抒情转入写景:“不闻龙虎啸,但见豺狼号。”这里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之情。由于诗中未出现龙虎、豺狼的具体形象,故曰“但见豺狼号”,它是以此来反衬后文的“怀知己”之意。尾联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时的诺言和此时此地的感觉:“驿使□靡歇,人疲马亦劳。”诗人忆起分别时对友人的话语不禁百感交集;然而与友人分别已久,音信杳然,前途茫茫;而自己夜宿此地正倍感疲惫不堪;此时此地只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留恋往返了。因此诗中蕴含了浓烈的人不如旧时、怀才不遇之情:身在此地思彼地、盼来日,以待他日能重逢以慰相思。这种万般无奈和万般深情真是发自肺腑、感人肺腑。

诗人怀旧之情耐人寻味、催人泪下,对于战争和政治腐败之类的社会大背景的折射和暗示更是意味深长。诗中描写了荒山僻水、黄蒿驿使的凄凉景象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折射;而思君思友之情又是对政治腐败的控诉和对贤才不被重用之憾恨的隐曲表达。

现代文译文:

在山中行走,夜深了也毫无倦意,拂晓时分继续攀登。回过头远望,只有君这样的知己相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股思愁。驿使不停地行走,可人已经疲惫不堪,马也劳累过度。只有感叹时运不利,虽然手持诗笔,却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更回忆起与君聚谈时的情景,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君这样的知己,以慰我的寂寞无聊。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