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唐代佚名
后土凝德,神功协契。
九域底平,两仪交际。
戊期应序,阴墉展币。
灵车少留,俯歆樽桂。
在遥远的唐朝,有一位佚名的诗人,创作了一首《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肃和》。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人们祭祀太社的场景,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土地凝结的德行,神灵的功绩与天地间的和谐。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如下:
大地凝结着深厚的德行,神灵的功绩与天地间的和谐相契。九州大地得以恢复和平,天地之间万物复苏。在戊日的吉时,我们按照礼制进行祭祀,展示我们的虔诚与敬意。神灵的车驾稍微停留,俯视着祭坛上的香火,品尝着我们的供品。
诗人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仰之情。诗中“后土凝德”表达了对大地的敬畏与赞美,“神功协契”则描绘了神灵的功绩与天地间的和谐。“九域底平,两仪交际”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安定和自然的更替,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待。
诗人在结尾处“灵车少留,俯歆樽桂”描绘了神灵的车驾稍微停留,俯视着祭坛上的香火,品尝美酒佳肴的场景。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和敬意,也表现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唐朝人们对天地神灵的敬仰之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渴望。这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性的光辉,值得我们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