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戴复古
鼎足当州县,别来音问稀。
故人俱显达,吾道亦光辉。
三凤梦中见,孤鸿天外飞。
应怜江海客,白首未成归。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此诗首联“鼎足当州县,别来音问稀。”交代了友人赵用父、王子文、陈叔方在当时并当州县之职,三人鼎足而立,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然而,自从分别之后,书信稀少难得。其中的鼎足当州县三字简洁明晰地描绘了三位友人近在咫尺却又难以触及的这种痛快的社交现实,表达出了作者歆羡的心情。“别来音问稀。”只是简洁的交代了相互走动较少的一个原因,而在其背后则是难以相互兼从的事实。“故人俱显达”,一个显赫的新世界出现在面前。在这首诗中“显达”并没有丝毫贬义。“吾道亦光辉”却说得格外有力。在这个三人并列州县而耀眼的事实中似乎可以看出“吾道”的一线光辉。“吾道”与朋友显达的荣光一样是值得高兴和荣耀的,由此可见其人品之高尚与光彩夺目。而这是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颔联“三凤梦中见,孤鸿天外飞。”三凤比友人三人,孤鸿则自比。在梦中相见固然令人神往,然而毕竟是虚幻的梦境。而孤鸿在天际飞翔,虽然孤独却显得自由而遥远。这一联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三友的近况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象征意味。“应怜江海客,白首未成归。”最后两句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江海客”指自己。因为人生的变迁和现实的不易让人产生归隐的念头。然而自己漂泊在外,难以回归。这是从“孤鸿”这个象征里体察出来的。“孤鸿天外飞”比作“江海客”的孤苦飘零的不易和愿望的难以实现显得很恰当。“白首未成归”交代了自己的现实处境和无法实现的归隐梦想。由此可见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态。但其中流露出的更多的却是对人生仕途无常的慨叹。人生无论是浮名还是壮志都无法让人轻易把握,到头来只落得个满怀悲愤地回归田园。因此这里的无奈地自我解嘲似乎也是一种必然的悲剧性选择。
从总体上来看这首诗所展现的则是一幅失落的社交网络和个体生活的世态画面。在此次三友会中失意憔悴的人物固然让人心酸和唏嘘不已;但在他们的身后,更是庞大的体制和大势的冲击力量——这也是文人个人意志发挥和显露的一个决定性问题;尤其是这种并列州县的历史性瞬间当然不容许他们的随便扰乱其间包含了多少真挚情感在政绩斐然背后,流露出的人生的悲凉的辛酸的因素自然不言而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样的结局性画面在诗中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了。但在这首诗中却显得更为真实和触动人心。
现代文译文:
曾经并肩同为州县官,分别之后音信疏远。朋友们都已功成名就,我依旧漂泊无依。梦中见到故人如三凤,孤鸿在天外飞翔无依无靠。可怜我漂泊江湖之客,白发苍苍也无法回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