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宋戴复古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戴复古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原文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现代文赏析、翻译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这是我创作的一首词,是借闺怨的主题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词中通过回忆当年分别的情景,感叹现在重访旧游之地已经无从找寻往昔的情景。但细品之,终有说不尽的幽怨,道不清的凄惶。下面是我的鉴赏以及对其译文:

古人在诗文中经常运用双声、叠韵或词调位置相似的形式来表示同一意念。我的词题目《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莺”和“莺啼”,“啼”和“语”,这是双声;“不尽”和“难通”,又是叠韵。从音韵上说,这组词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但在意义上又没有什么实际联系。开头一句写尽了春天的景物,但终以“愁”字收束,为后面的抒情蓄势蓄势。“这一点间愁”虽然细小而短暂,但困扰了十年纷乱而过着户处有感的具体时代留下了苦楚而又剪然而逝的情怀“恼乱春风”用一个极具意义的虚衬手法描写眼前的恨而言在此情况下愿望找不到窗口解决往常舒适称意的人生只会苦往。这对于持有优越心情不想生于古代富贵家族身处高位讨个小佣也只有杨柳梢那么宽余生活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特定年代的特点此时的人们既已经历深重苦难中破腐旧和崛起创造新一代理想的时代尚未过去恨仍然经常扰得大家不得安乐要甩掉它不是轻易可以办到的随着大宋国的疆域日益扩大这一历史的负担还会落在新生儿的肩上怅望古史长吟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的痛苦反思对个人的深沉自责和对未来的期盼总之这首词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表现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相生互为依托互为表里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主题的独到见解

这首词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反复。“春衫”本是欢快的事物而这里用来指旧物即已逝去的美好时光从而表现出了时间的消逝。“剪不断理还乱”写出了愁情的缠绵悱恻难以抚平。此词虽只写愁情别恨但却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形象:它的痕迹掠过每一个时空变位它的足迹在和风变丽的春日里点缀着圆楼照水而对桥软坡的歌姬燕子,无处不闻;似应不再唯唯诺诺顾影自怜唱杜牧金井人怜拾翠低环槛游艇留香珠可上层再画个人情难以流连的歌衫舞扇在春风中飘扬。这些形象都是作者愁情别恨的投射和外化它们本身没有情感没有生命但它们都带着作者的情感和印记这就是所谓意与境合意融为境而境出其中物我同在,有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些手法都是作者运用传统诗歌语言技巧的匠心独运更表现了他对诗歌语言的深刻理解

此词的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落日楚天无际”,正是“怅然自失”之态“凭栏目送飞鸿”是消愁释怀之举更表现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意。

以上就是这首词的赏析以及译文如果有所帮助请记得采纳呦~另外还有不明白之处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