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吴芾
吾家谓侄非常儿,自幼读书尝下帷。
平居事母尽孝道,力供子职曾无违。
辛勤农亩三十载,顿立门户成家肥。
耻同流俗事骄吝,好贤乐业常怡怡。
闻人急难知在己,见义踊跃无不为。
造桥砌路未为德,折券释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处,尤在邑人艰食时。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贫自昔难支持。
其间岁收数百斛,已为富室他可知。
况复今年苦亢旱,州里远近咸告饥。
田畴弥望总如燎,细民未免俱流移。
纵使人能保常产,亦复有甑无米炊。
虽幸朝家行赈济,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倾村走山谷,荷锄掘地寻蕨萁。
取根为粉虽可饱,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来必至生疫疠,死填沟壑夫何疑。
吾侄见之轸忧恻,首议倡率输家赀。
既捐青蚨二百万,犹恨籴贵难疗饥。
庾中仅存二千石,一旦倾倒尽散之。
此心但欲济隣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务贫鄙,计较升斗争刀锥。
徒知富有可润屋,岂虑人怨亲戚离。
有如吾侄为此举,吾乡自古应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风义自足洗浇漓。
傥使人人皆若尔,千里岂复忧馁时。
第愿吾侄广此意,所为尽从今日推。
阴功在人天心报,会俾尔寿膺繁禧。
梓里遗芳传未艾,世有子孙攀桂枝。
岂惟同里共歆艳,亦使吾侄增光辉。
老夫无以示旌劝,聊为吾侄题此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作,主要描述了侄子捐金散谷以济艰食的行为,表达了对侄子的赞美和对其行为的敬佩。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开头描述了侄子的不凡之处,从小读书,孝顺母亲,辛勤耕作,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他并不像世俗那样追求骄奢淫逸,而是好贤乐业,乐于助人,尤其是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接着,诗人描述了当前的社会状况,即由于干旱和贫困,乡民们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和流离失所的困境。尽管国家已经开始赈济,但仍然不足以覆盖所有的人。侄子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首先倡议并带头捐献了自己的家产,用于购买粮食和救助邻里乡亲。这一行动虽然看起来只是微小的一步,但却彰显了他的仁爱之心和宽广胸怀。
诗人强调了这种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侄子的行为不仅是帮助他人的小惠,更是一种洗去浇薄风气的方式。他呼吁人们应该学习侄子的善举和精神,以此来改变社会的风气。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侄子那样,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们就不会再挨饿了。
最后,诗人祝愿侄子能够继续发扬这种善举,他的善行必将得到上天的回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侄子的赞美和敬意,也激励着人们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关心他人,去传播善良和正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侄子的赞美之词,也是对善良和正义的呼唤和呼吁。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和一个对社会充满关怀的心灵。这正是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