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待史志道不至》宋吴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吴芾

《待史志道不至》原文

欲觌英标慰此怀,既推印绶尚裴回。

心驰岩壑吾将老,目断云霄君不来。

清夜漫劳蝴蝶梦,重阳已负菊花杯。

傥能谅此拳拳意,胜似心颜相对开。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是作者登清渭楼盼望好友志道不来而创作的。吴芾满心期望朋友的到来,却只见一人在此,对月兴怀,神驰岩壑,希望能“待驾朝天阁下云”(《戊午生朝》),是天下志士之常情。今日又未能去怀,特题七绝二首相候。志道来了。他的心灵上能得到片刻的慰藉了,于是在七绝的句末特别地点明自己的心情。“傥能谅此拳拳意”的“拳拳”,是意诚恳切之意,这种语气及诗句的字面意思是这就能让读者与诗中人物的情景息息相通。同时这一“待”字对有幸见面的朋友,也能产生心理上感召的力量。上六句固然倾诉了心境之孤寂,对知己盼望之切;到末二句语带翻兴,“重阳已负菊花台”在梦醒人空的情境中宕开一笔令人想起,不期有此相遇,正不如盼望中的那样殷切,更耐人寻味了。

全诗以抒情为主,借景述怀,不事藻绘,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如清诗家陈文述所谓“情词并胜,得唐人之神”(《书金人而楼集后》)。其诗自诩“平淡渊然”(《题郭印诗集序》),无巧思华辞,“(陈造)跋语:诗人平实说理见精神句”(程炎子《经义斋集》卷十四),又中规中矩的节制蕴藉、“丰姿特胜”(“进策草》附录二引魏吉甫语),盖写于落魄为官之际的表露而有所不自如然当其独在危楼,“满目山河不胜悲”,境与意到,“不觉抵掌亟呼”(卷八《东山酬唱集》序)也不足怪。这里全不涉及表现形式和手法,而且写怀咏往的方式相当率直;当于字外得味、难以事于对句强对之处略而不计也。“政和中(政和、宣和:宋徽宗二个年号)诗友皆尚清逸”。魏掞之因任湖南零陵簿日,思潮激昂有所赋此五十四言(别其舅施闰章为歌者白寿浩所传诵见魏宝义日治诗),始悟调之一二韵格亦可爱亦不可讳”,以此而言前贤并重结体之工。至于在风格、格律上的成就则不免有待于作品本身的进一部积淀。

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他们虽然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但都是满怀豪情壮志的志士仁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更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因此他们在登高望远时就会感到怅然若失、前路茫茫。“清夜漫劳蝴蝶梦”暗用梁祝梦中变幻故事、“菊花杯”又切金秋之约其相思不能不如痴如醉一般来烘托一种郁闷、愤慨的情绪感染给读者似的这种情的艺术烘托手段似稍显直白简当的化板之处毕竟使人若低眉思量一遍反不如其实点明的妙处或也能引起玩味无味的附会雅人处未必知其所指就是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末两句引用意蕴是即景会心因而各有所得但只一点通恰如其分毫不庸腔杜调既安慰了自己“傥能谅此拳拳意,胜似心颜相对开。”的情思故也是安慰对方而宽解对方情绪的。“君不见渊明归来后”、“往往情不尽”(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故人们认为最后两句虽则出于推迁,是自解之词但如此说也可通篇烘托渲染了一种愁闷压抑的氛围从正面说明自己所以解嘲聊解慰藉朋友的心情也是出于一片诚恳的苦衷的。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以虚写实、因小见大。作者在登楼时面对一片山河诉说自己的抱负和内心的苦闷、惆怅。“吾将老”、“君不来”、“吾不得梦”、“吾负菊花杯”,这其中虚中见实、淡语中见深致比任何慷慨叙说与表白都有力而感人。“淡语皆有味,浅中见至味”还体现在把时间、地点作为场景加以渲染点染它把眼前的景色写得那么强烈清晰连人的梦境也被渲染成深婉动人的了这实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